[发明专利]前叉的油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7561.1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义光;藤田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B62K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 装置 | ||
1.一种前叉的油锁装置,
其将车体侧的内管以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合在车轮侧的外管内;
在外管内的底部竖立设置具有与内管内周滑接的隔壁部的空心杆;
在空心杆的外周划分有供设置于内管的顶端部内周的活塞进退的油室;
在空心杆的内周划分有将上部作成空气室的蓄油室;
在空心杆的下部设置有将所述油室与蓄油室连通的油孔,该前叉油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构成为:在内管的顶端侧内周设置的套环的上支承面的上部设有上阀,在套环的下支承面的下部设有下阀,在上阀的上部设有上阀座,在下阀的下部设有下阀座,
上阀在套环的上支承面与上阀座之间移动,能够与套环的上支承面离合,在与空心杆外周之间形成内周侧流路,并且在与内管的内周之间形成外周侧流路,
下阀在套环的下支承面与下阀座之间移动,能够与套环的下支承面离合,在与空心杆外周之间形成内周侧流路,并且在与内管的内周之间形成外周侧流路,
上阀座在与空心杆外周之间设有将上阀的外周侧流路与所述油室连通的流路,
下阀座在与空心杆外周之间设有将下阀的外周侧流路与所述油室连通的流路,
在最大压缩行程中,上阀将所述油孔至少不完全封闭,下阀比所述油孔更位于空心杆的下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环的上支承面或下支承面形成圆锥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或下阀具有在内径的圆周方向多个位置突出的、与空心杆外周接触的定心用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能够与套环的上支承面的全周无间隙地线接触,并且下阀能够与套环的下支承面的全周无间隙地线接触。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或下阀备有内径形状不同的多种部件以供选择使用。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与下阀相互共用。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形成为平板状。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前叉的油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相互共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75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金属复合防砂结构及液体抽取管
- 下一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