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IC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45470.4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达郎;中岛英实;古市梢;神藤英彦;片冈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B42D15/10;G06K19/07;G06K19/077;G09F3/00;G09F3/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香丹;洪燕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ic 标签 | ||
1.一种非接触IC标签,具有IC芯片且能够非接触地与外部的读取装置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的标签基材;
光学可变器件,其设置在所述标签基材的下表面;
导电层,其设置成与所述光学可变器件的下表面接合,发挥作为所述IC芯片的天线的功能;
连接层,其与所述IC芯片电连接;
绝缘层,其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之间,用于使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电耦合;以及
阻抗调节部,其至少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中的所述连接层上,用于调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IC芯片的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节部由第一环形电路构成,该第一环形电路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层的切口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节部具有第二环形电路,该第二环形电路由所述连接层、所述导电层和电容耦合部构成,该电容耦合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层和所述导电层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电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环形电路的长度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绝缘性隐蔽层,该隐蔽层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之间,并用于在可见光下不能使所述连接层从所述标签基材上辨认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IC芯片中记录有不能改写的识别代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剥离层,该剥离层设置在所述标签基材和所述光学可变器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隐蔽层,使用耐热温度为180度以上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IC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0nm以上且小于1μm,
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20μm以下。
10.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粘接有非接触IC标签,该非接触IC标签具有:
透明的标签基材;
光学可变器件,其设置在所述标签基材的下表面;
导电层,其设置成与所述光学可变器件的下表面接合,发挥作为所述IC芯片的天线的功能;
连接层,其与所述IC芯片电连接;
绝缘层,其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之间,用于使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电耦合;以及
阻抗调节部,其至少设置在所述导电层和所述连接层中的所述连接层上,用于调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IC芯片的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54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