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在地面行驶的飞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1789.X | 申请日: | 200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守铁 |
| 主分类号: | B64C29/02 | 分类号: | B64C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行驶 飞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地面行驶的飞行系统,其在停止或移动期间可以进行起飞或降落,不但可以在地面行驶以及在空中飞行,而且减轻整体重量并减小燃料消耗,同时稳定性出色,可以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工业的发达以及收入的增加,对交通手段的汽车的需要日益增加,与此相反,由于汽车行驶的道路却有限,因此存在交通堵塞等严重的交通问题。
另外,为了解决所述交通问题提出了各种方法,由于道路结构上其扩张程度也有限,因此提出车牌号限行方案,但是,由于为了追求经济上稳定的生活,对汽车的需要急增,因此人为的方法并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因此,因所述道路结构上,为了解决所述地面交通手段所具有问题点的方案不得不在其他的角度上进行摸索。一种方案是不利用地面交通手段,而是利用地下或空中交通手段。
但是,所述地下交通手段(例如,地铁)由于在地下形成移动空间,因此施工需要极大的费用,并且存在受地质结构上的各种限制的问题。
并且,所述大众交通手段(例如,飞机)由于需要确保起飞及降落所需的较宽的空间,并且,移动近距离时存在很难地面行驶的问题点,因此并没有解决现实且根本交通问题。
为了克服如所述交通单元所具有的问题,需要一种交通,在地面道路行驶的途中若发生交通堵塞则起飞飞行在空中,并根据需要,在空中飞行的途中降落而行驶在地面道路进行移动,因此不受交通堵塞而导致的限制,可快速移动到目的地。
作为为了防止交通堵塞的一方法,由本申请人提出过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50340号的“兼备地面行驶及空中飞行的空气动力车”,其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气动力车包括两侧机翼单元10、本体20以及管单元5,所述两侧机翼单元10分别具备螺旋桨单元12,该螺旋桨单元12向水平或垂直方向转换方向以使能够进行起飞、下降、前进及后退;所述本体20设有可向水平及垂直方向折叠的所述两侧机翼单元并在其下部具备左右驱动轮;所述管单元5,其位于所述两侧机翼单元和本体的外侧,在其内部通过多个隔板5a形成有多个分隔室部5b,通过向所述分隔室部供给气体或从所述分隔室部回收气体进行膨胀及收缩动作,所述管单元5由硅材料形成。
并且,所述螺旋桨单元12,通过液压电机M3驱动的螺旋桨13通过转动轴19轴设于机翼单元10、10,通过所述螺旋桨13变换调整旋转叶片13a的角度,可以减低或增加在起飞及降落时、行驶及飞行时的速度,由具有左右方向舵6′的垂直翼6和具有上下舵7′的水平翼7构成。
但是,所述空气动力车是在本体20的两侧具备螺旋桨13的构成,存在如下问题,即在起飞时,若在本体20的前后方向上不能确保正确的平衡,则难以稳定地进行起飞或降落,并且,在飞行中设于一方机翼的螺旋桨发生异常时,很难正常地飞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在地面行驶的飞行系统,该飞行系统在地面道路行驶的途中若发生交通堵塞则起飞飞行在空中,并根据需要,在空中飞行的途中降落而行驶在地面道路进行移动,因此不受交通堵塞而导致的限制,可快速移动到目的地,而且,由于整体为软管形,因此在发生冲突时可以缓和冲击,且稳定地使用,并根据使用状态,适当改变机翼的形状以及在每个螺旋桨发生的升力,由此提高飞行性能。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在地面行驶的飞行系统,该飞行系统在地面道路行驶的途中若发生交通堵塞则起飞飞行在空中,并根据需要,在空中飞行的途中降落而行驶在地面道路进行移动,因此不受交通堵塞而导致的限制,可快速移动到目的地,而且,由于整体为软管形,因此在发生冲突时可以缓和冲击,且稳定地使用,并根据使用状态,适当改变机翼的形状以及在每个螺旋桨发生的升力,由此提高飞行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飞行系统,由于其轻量化因此可以节约能量,并在地面道路行驶的途中若发生交通堵塞则起飞飞行在空中,并根据需要,在空中飞行的途中降落而行驶在地面道路进行移动,因此不受交通堵塞而导致的限制,可快速移动到目的地,而且,由于整体为软管形,因此在发生冲突时可以缓和冲击,且稳定地使用,并根据使用状态,适当改变机翼的形状以及在每个螺旋桨发生的升力,由此提高飞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飞行体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飞行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飞行系统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飞行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飞行系统中折叠机翼的状态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守铁,未经郑守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1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