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40521.4 | 申请日: | 2009-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N3/02 | 分类号: | F01N3/02;B60K13/04;F01N13/08;F02M3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付建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车辆 搭载 发动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将柴油发动机等的废气净化的气体净化过滤器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更详细地讲是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将废气中所含有的颗粒状物质(灰尘、微粒)、或者NOX(氮氧化物)等除去的气体净化过滤器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这样的技术,即,在搭载于行驶机体等的柴油发动机的废气排出路径中设有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或者NOX催化剂)等,利用柴油机微粒过滤器(或者NOX催化剂)等对从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还公知有这样的技术,即,在外壳(外侧壳体)内设置过滤器壳体(内侧壳体),在过滤器壳体内设置微粒过滤器(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45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7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82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734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排出路径中配置有微粒过滤器的构造中,在将微粒过滤器自柴油发动机离开地组装的情况下,搭载有柴油发动机的每个车辆等的机器都需要设置微粒过滤器。例如,通过将柴油发动机和微粒过滤器分别组装在车辆等机器中,存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对策对于每个车辆等的机器都不同等问题。另外,在替代搭载于柴油发动机的消音器而在柴油发动机中搭载微粒过滤器的情况下,由于微粒过滤器比消音器重,因此,在仅利用消音器的支承构造的情况下,存在无法组装微粒过滤器的问题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微粒过滤器作为发动机的构成部件之一,高刚性地配置于发动机中,不针对每种车辆等机器采用废气对策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通用性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该发动机装置搭载于行驶机体,且被发动机罩所覆盖,其中,包括用于向上述发动机供气的空气滤清器以及用于将上述发动机的废气净化的气体净化过滤器,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一侧的进气歧管的上方配置上述空气滤清器,在上述发动机的上表面另一侧的排气歧管的上方配置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中,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将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相对于上述空气滤清器偏置地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靠近左右宽度中心。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中,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上述发动机罩的内表面和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之间的间隙大于上述空气滤清器和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之间的间隙。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中,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上述发动机罩的内表面和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之间的间隙大于上述发动机罩的内表面和上述空气滤清器之间的间隙。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中,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包括使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连通于上述排气歧管的排气连接管以及用于调节上述发动机的排气压力的排气节流装置,使上述排气连接管向上延长,在上述排气连接管的上端侧连结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的废气入口,使上述排气连接管的上端侧向上述发动机的靠近左右宽度中心弯曲地延长,在上述排气连接管的上端侧和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的废气入口的连接部设置上述排气节流装置。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行驶车辆搭载用的发动机装置中,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包括用于将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的一端侧支承在上述发动机的缸盖前部的前部过滤器托架以及用于将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的另一端侧支承在上述发动机的缸盖后部的后部过滤器托架,上述气体净化过滤器支承在上述缸盖的大致前后宽度内。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0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发光鞋带
- 下一篇:头部设有翻盖能通风透光的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