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锚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7639.3 | 申请日: | 200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J.·杜希纳;海蒂·L.·彭罗德;罗纳德·F.·鲁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2/00 | 分类号: | B60R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张有洪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锚定 装置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带约束系统并且适应于与所述约束系统的带体连接的安全带锚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之一构造为用于与所述带体相连的锚件的形式,而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之另一构造为用于与车辆的结构组件相连的形式,
所述第一组件具有连接端和大致是平的板端,并且
所述第二组件形成U形的截面,适应于容纳所述第一组件的平板端,所述第二组件进一步形成有至少一种钩,当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处于组装位置时,所述钩与所述第一组件的平板端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形成有中部和端部,所述端部具有比所述中部更宽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一组件形成有至少一个在所述中部和所述端部之间的肩部表面,并且当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处于组装位置时,所述第二组件啮合所述第一组件的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的一种或多种钩包括啮合所述第一组件的平板端的第一对钩和配合在所述第一组件形成的颈部之内的第二对钩,并且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被组装时,所述第二对钩覆盖所述第一组件的平板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肩部表面包括第一和第二肩部表面,所述肩部表面在沿所述第一组件的长度的不同位置分开,由此只有当所述第二组件放置成只与所述第一组件形成的两个侧表面之一接触时,所述第二组件才与所述第一组件匹配并且可以置于组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促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维持在组装位置的夹,所述夹固定至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之一并且具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件的另一啮合,以促使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在组装位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的弹性臂进一步促使所述第一组件的平板端接触所述第二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有中心桥段和一对所述弹性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进一步具有一对腿,所述一对腿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之一咬住啮合,以将夹固定至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进一步形成有用于容纳缆索的缆索连接套管,所述缆索用于安装至车辆的结构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组件进一步形成有具有安装孔的带片,所述带片用于安装至车辆的结构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是锚件的形式而所述第二组件是套圈的形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形成有用于容纳紧固件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二组件形成有用于容纳紧固件的第二孔洞,当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处于组装位置时,所述第一组件的孔对准,以容纳所述紧固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托里夫AS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76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