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敷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7601.6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H·金凯德;欧内斯特·L·瑟伯;史蒂文·J·凯佩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1/00 | 分类号: | B24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金小芳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磨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涂敷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涂敷磨料制品具有固定至背衬的磨料层。磨料层包含磨粒和将磨粒固定至背衬的粘结剂。
一种类型的涂敷磨料制品具有由底胶层和磨粒构成的磨料层。在制备此类涂敷磨料制品时,将包含可固化制作树脂的底胶层前体施加到背衬的主表面。然后,将磨粒至少部分地嵌入可固化制作树脂中(例如,通过静电涂布),并使可固化制作树脂至少部分地固化(即,交联),以将磨粒粘附到背衬。通常,再将包含可固化胶料树脂的胶料层前体施加在至少部分固化的可固化制作树脂和磨粒的上方,然后使可固化胶料树脂前体固化,并可任选地进一步使可固化制作树脂固化。
某些涂敷磨料制品还具有覆盖胶料层的顶胶料层(supersize layer)。顶胶料层通常包含助磨剂和/或防填塞材料。
某些涂敷磨料制品具有一种或多种背衬处理,诸如后胶料层(backsizelayer)(即,与具有磨料层的主表面相对的背衬主表面上的涂层)、前胶料层、粘结层(即,介于磨料层和固定该磨料层的主平面之间的涂层)、浸渍剂、次胶料(subsize)处理或它们的组合。次胶料类似于浸渍剂,不同的是它施加到之前处理过的背衬。
多年来,一直将酚醛树脂用于诸如高性能树脂粘合产品的磨料制品(例如,粗粒涂敷的磨料制品)中。成本较低的酚醛树脂通常具有强粘附力和粘合强度,但其粘度易于在固化期间(例如在悬挂式烘箱固化过程中)降低,从而对磨料成品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如果底胶层前体(在本领域中也称为“制作涂层”)中包含酚醛树脂,则这种固化期间粘度降低的情况可造成矿物取向(mineral orientation)有一定的损失,从而导致磨料性能降低。就酚醛树脂织物背衬处理而言,酚醛树脂涂层通常在干燥期间形成开口,需要对其进行反复处理以获得适当密封的背衬。该第二步骤增加了制备工艺的时间和花费。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涂敷磨料制品,它包括织物背衬和磨料层,该织物背衬在其上具有前胶料层(presize layer),该磨料层固定至该前胶料层并与该前胶料层接触;其中磨料层包含底胶层(make layer)和磨粒;并且其中所述前胶料层包含这样的组分的反应产物,所述组分包括:
a)60至90重量%的能通过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反应来制备的环氧树脂;
b)5至25重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c)0.1至10重量%的酸值最大为300的芳族酸官能自由基聚合型材料;
d)5至15重量%的双氰胺;
e)有效量的光引发剂;和
f)任选地,有效量的环氧树脂固化催化剂;
其中各重量%是相对于组分a)至f)的总重量计算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敷磨料制品还包括覆盖底胶层和磨粒的胶料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胶层包含酚醛树脂。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研磨工件的方法,其包括:
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涂敷磨料制品;
使磨料层与工件的表面进行摩擦接触;和
使涂敷磨料制品和工件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移动,以研磨该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又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制备磨料制品的方法,其包括:
将前胶料层前体施加到织物背衬,其中所述前胶料层前体包含下列组分:
a)60至90重量%的能通过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反应来制备的环氧树脂;
b)5至25重量%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c)0.1至10重量%的酸值最大为300的酸官能自由基聚合型材料;
d)5至15重量%的双氰胺;
e)有效量的光引发剂;和
f)任选地,有效量的环氧树脂固化催化剂;
其中各重量%是相对于组分a)至f)的总重量计算的。
至少部分地固化前胶料层前体,以提供固定至织物背衬的前胶料层,其中前胶料层基本上密封织物背衬;和
将底胶层前体设置在前胶料层上;
将磨粒嵌入底胶层前体中;以及
至少部分地固化底胶层前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胶料层前体设置在至少部分固化的底胶层前体和磨粒上,并至少部分地固化胶料层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7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色谱循环泵能耗制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级联多电平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