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7232.0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贞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船岩技术研究所;李贞淑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型钢 混凝土 水密 管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在使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装配而成的钢筋网位于混凝土里面的公知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中,
在管道成型体的两端具有由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组成的结合构件,且所述突出结合构件具有结合凸起,所述凹入结合构件具有结合凹槽,
前述的管道两端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由物理性质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的合成树脂加工成型,使整个管道的外形或厚度保持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的结合凸起上形成外螺纹,前述的凹入结合构件的结合凹槽上形成内螺纹,以进行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的结合凸起和凹入结合构件的结合凹槽通过以均匀间隔相互交叉形成的突出台和凹入槽相互啮合而实现插入旋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的结合凸起和凹入结合构件的结合凹槽在各个结合凸起和结合凹槽的末端形成突出台,并在其后面形成凹入槽,以在插入时相互啮合而实现直接接合,从而能够相互插入而实现直接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在其内部内置金属制芯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芯材上形成肋拱。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芯材上形成与其一体成型、且突出到外部的延长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延长杆焊接到混凝土里面的钢筋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与管道成型体相连接的连接面形成凹入部,使进行管道成型时浇注的混凝土填入到该凹入部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与钢筋网连接的连接面上形成用于以插入方式装配钢筋网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的紧固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的两端相接的水密部两侧的各面上形成圈插入槽,在其空间中设置规格稍大于圈插入槽的弹性材质的水密圈,该水密圈朝连接进行方向受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的内侧表面及外侧表面形成朝内部凹陷的环形缓冲槽。
13.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依次实施准备由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构成的钢筋网,用模板包裹钢筋网周围的模板设置步骤和向模板内部浇注混凝土,整体加热并旋转,利用离心力在使钢筋网位于里面的状态下养护、固化的养护步骤的公知的制造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的方法中,
实施成型步骤以及固定步骤,所述成型步骤为在形成结合构件时于模具内侧放置金属制芯材,利用高压在其型腔中注满熔融树脂,待冷却之后脱模而形成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的步骤,所述固定步骤为将形成的突出结合构件和凹入结合构件固定到准备好的钢筋网两端的步骤,
然后,如同前述的钢筋混凝土水密性管道制造方法,依次实施用模板包裹其周围的模板设置步骤和养护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船岩技术研究所;李贞淑,未经株式会社船岩技术研究所;李贞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72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