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尤其重载车辆以及活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6105.9 | 申请日: | 200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9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H-G·布伦内克;C·勒舍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9/02;F16C11/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梁冰 |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尤其 重载 车辆 以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至少一个轴身和用于该轴身的支撑机构,还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8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枢轴状的保持体的活节装置。
特别是对于重载车辆(Nutzkraftwgen)已经公知,除了原本用于承载轴垂向重力的悬挂装置,还设置有额外的支撑机构,这些支撑机构包括例如单个的倾斜延伸的导杆或三角导杆,其中,三角导杆以其尖端作用在由枢轴状的保持体支撑的活节头上,而另一端则固定在底盘的纵向车架零件上。此外,这种三角导杆还可用作例如轴身的横向导引机构。
多件式三角导杆的结构构造可示例性地从DE 102 19 708A1中获知。
为实现该类或与之相似的导杆在轴身上的可移动支撑,已公知一种枢轴状的保持体,该保持体在装配状态下由轴身(大约在其扩大的差速器壳体区域)向上伸展,并支撑作用有导杆的活节头。保持体常被构造成锻造件,且保持体的底座区域以法兰形式扩大,以实现与轴身的连接(通常采用螺栓连接)。这种大多由锻造加工制得的零部件(也常被称为轴法兰(Zapfenflansch)),在机动车行驶中都会承受高负荷。然而,通过法兰形式的底部部分扩大,将产生复杂的外形(法兰扩大部与枢轴轴线近似成直角)。因此,在锻制过程中,很难使材料中的纤维具有如下走向,即纤维完全贯通整个零部件而不在中间伸出。从而,这种零部件的寿命和安全裕量,根据其纤维走向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由于不可能对这种零部件对其纤维走向作无损的材料检验,因此将产生与该零部件过早报废有关的不可靠因素。
本发明将基于上述难题实现相应改进。
本发明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相关特征的机动车(尤其重载车辆),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8相关特征的活节装置解决上述难题。本发明有利的构造形式及进一步结构在权利要求2至7和9至11中指出。
通过本发明,可避免具有法兰状扩大部的一体式保持体变得复杂,即有利地简单化成至少两个单个构件。在经过简化的保持体中,纤维相互间可近似平行,并横交于主载荷方向。
为达到最佳稳定性,保持体在这里为锻造件也是有利的,而通过其简化的几何形状,与纤维走向有关的不可靠度被降低,故障安全性和寿命则被显著提高。
对于单独的法兰体,需满足的机械要求相对较少。因此,它也可由另一种非锻制的材料制成。
特别有利的是,保持体作为锻造件,其径向延展要比轴向延展小很多,从而,将产生近似的圆柱形形状,其中,纤维接近并列布置并大致相互平行。
保持体不需要自身的法兰区域,而只需有利地具有相对轴状区域扩大的底座区域,且法兰体可被下压到底座区域上,例如压在底座区域的阶梯或斜面上。从而,法兰体可采用简单的制造工艺制成基本上板状,并包括为实现保持体与轴身间良好连接所设的用于保持体的中央通孔,以及环绕所述通孔的阶梯状或锥形扩大的支座区域,用于形状配合地压到保持体的扩大的底座区域上。如同锻制零件,可不再对法兰体作后续加工。
特别地,按照本发明的保持体和法兰体的多件式结构,允许为选配相互组合的保持体和法兰体做准备,其中,保持体和法兰体可根据轴身的几何形状和/或作用的支撑机构进行使用。例如,不同尺寸的枢轴可由相同的法兰体固定。或者,在相同的枢轴体上,可根据轴身应用具有不同孔径或孔形的法兰体。
此外,保持体可具有轴向通道,由该通道可引入螺栓体,用于紧固枢轴连同其上侧的活节(用于作用例如三角导杆)。
尽管采用了多件式结构,但通过本发明仍可简单实现,伸展的保持体与法兰体预装成可一起装配的结构单元,并可因此实现一起装配。这样,可以保持很低的装配费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势和特征,可由在附图中示出并随后作有描述的发明对象实施例中得出。
附图所示:
图1重载车辆在活节装置区域中的示意性透视部分视图,其中,活节装置用于实现在差速器区域中扩大的轴身(这里为后轴)与两个V形延伸的导杆(作为轴身的进一步支撑机构)之间的连接,而在轴身的上侧面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上述支撑机构的保持体。
图2保持体和法兰体及其与导杆相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图2中各零件在装配前的爆炸图,
图4保持体和法兰体在装配前的纵剖面放大细节图,
图5与图4类似的为构成预装单元而将各零件相互压紧后的视图,
图6在保持体与基本上矩形的法兰体压配合连接前后,保持体的透视图,
图7按照图6所示在保持体与基本上三角形的法兰体压配合连接前后,保持体的透视图,
图8保持体和法兰体在装配前各自沿纵向剖开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细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6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