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及其分散液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1270.7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牧田圭;大野孝卫;高桥俊也;赤阪宽章;坂根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3/14 | 分类号: | C08J3/14;C08J3/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高旭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硫醚 树脂 微粒 制造 方法 及其 分散 | ||
1.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a)、(b),
(a)将聚苯硫醚树脂在有机溶剂中加热而制成聚苯硫醚树脂溶解液的工序(溶解工序);
(b)将所述溶解液冲洗冷却以使聚苯硫醚树脂的微粒析出的工序(析出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析出工序中,将溶解液冲洗冷却至会使聚苯硫醚树脂微粒析出的溶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析出工序中,将处于0.2~4Mpa的压力(表压)下的溶解液进行冲洗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溶解工序中,在200℃~400℃的范围内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溶解工序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析出工序中,会使聚苯硫醚树脂微粒析出的溶剂是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粉碎工序,即,用机械性粉碎装置对所述析出工序中得到的含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并包含表面活性剂及分散介质的悬浊液进行粉碎以将聚苯硫醚树脂微粒进一步微粒化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提取工序,即,使用提取溶剂从所述析出工序中得到的含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分散液中提取溶解工序中所用的有机溶剂的工序。
9.聚苯硫醚树脂微粒水分散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取工序,即,使用提取溶剂从所述溶解工序中所用的有机溶剂是N-甲基-2-吡咯烷酮并且析出工序中所用的会使聚苯硫醚树脂粒子析出的溶剂是水的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析出工序中得到的含聚苯硫醚树脂粒子的分散液中提取N-甲基-2-吡咯烷酮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分散工序,即,使所述析出工序中得到的含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并包含表面活性剂及分散介质的悬浊液机械性分散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所述析出工序中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凝聚而大粒径化后进行固液分离,接着用于分散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散工序中所用的分散介质是水。
13.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分散液,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12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表面活性剂及分散介质。
14.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其为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其BET比表面积是5~20m2/g并且平均粒径是20μm以下。
15.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其用激光衍射·散射方式测得的平均粒径是0.5μm以下并且变动系数是20~100%。
16.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其平均一次粒径为0.2μm以下并且变动系数为10~40%。
17.使权利要求14至16的任一项所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分散而得到的聚苯硫醚树脂微粒分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12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振动校正控制电路及装载该电路的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