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10478.7 | 申请日: | 200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1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篠田和伸;铃村惠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使覆盖燃料电池系统的框体内部的温度下降以及通过在框体内部的漏出而使留在框体内部的可燃气体(例如氢气、城市燃气13A等)向外部放出的对策,使用基于换气风扇的强制换气的方法,作为一例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如图5至图8所示,在构成框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吸气口83、84,还在构成框体的一侧面设有排气口90,该排气口90兼用作排气风扇。排气风扇通过使风扇向将框体内部的空气从排气口向外部放出的方向旋转动作,降低框体内部的压力,从而从设在构成框体的一侧面上的吸气口向框体内部导入外部的空气,外部的空气夺取框体内部的热,然后向排气口外部排出。因此,框体内部总是由温度低的新鲜的外部空气进行换气,可防止框体内部的温度上升以及氢等可燃气体的滞留。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0165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系统中,由于在换气动作中框体内部减压,因而如在框体上存在不经意的间隙时,则可能从间隙吸入框体外部的空气。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方式中,在框体外部设置有脱硫器12,在从脱硫器12与燃料气体配管之间的连接部或从脱硫器12泄露燃料气体,并且在泄露部附近的框体存在与框体内部连通的间隙的情况下,有可能从间隙吸入泄露的燃料气体。特别是不优选的是燃料气体滞留于断路器附近,该断路器配置在框体内部,具有紧急时截断与系统电源连接的电路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能以简单的结构进行框体内部的换气,可降低燃料气体在框体内部的滞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其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重整器,其用于从燃料气体来生成重整气体;燃料电池,其利用重整气体和氧化剂气体来发电,并能够将输出电力向燃料电池系统的内部负荷及外部负荷供给;冷却路径,其朝向框体的外部开口,用于将对上述框体内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空气经由上述逆变器系统向上述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导入;空气鼓风机,用于将冷却用空气从上述框体的外部向上述冷却路径导入;以及断路器,当上述燃料电池系统发生异常时或进行维修时,其截断与上述电源线间的电路,上述重整器、燃料电池、逆变器系统、空气鼓风机以及断路器被收纳在上述收纳空间,通过上述空气鼓风机从上述框体的外部被导入的冷却用空气对上述逆变器系统进行冷却,之后被导入到上述收纳空间,并且该收纳空间的压力被维持为高于大气压。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包括:重整器,其用于从燃料气体来生成重整气体;燃料电池,其利用重整气体和氧化剂气体来发电,并能够将输出电力向燃料电池系统的内部负荷及外部负荷供给;换气路径,其朝向框体的外部开口,用于将对上述框体内进行换气的换气用空气向上述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导入;空气鼓风机,用于将换气用空气从上述框体的外部向上述换气路径导入;以及断路器,当上述燃料电池系统发生异常时或进行维修时,其截断与上述电源线间的电路,上述重整器、燃料电池、空气鼓风机以及断路器被收纳在上述框体的上述收纳空间,通过上述空气鼓风机从上述框体的外部导入的换气用空气被导入到上述收纳空间,并且该收纳空间的压力被维持为高于大气压。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中,将上述收纳空间的一端部设为配置上述断路器的操作部空间,在上述框体内部的上述一端部,以与上述收纳空间隔离并与上述操作部空间相邻接的方式形成有维修空间,在该维修空间收纳有用于除去上述燃料气体的恶臭成分的脱硫器,在隔离上述操作部空间和维修空间的隔板上,设置有将上述操作部空间的空气向上述维修空间予以排出的排出通路。
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中,在上述维修空间的上方配置上述操作部空间,将覆盖上述维修空间的维修面板能够开闭地设置于上述框体上。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从框体外部通过鼓风机导入到冷却用路径的冷却用空气对逆变器系统进行冷却后被导入到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由此,收纳空间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收纳空间的空气将框体的间隙等作为排出通路而向框体外部流出,从而可减少燃料气体在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滞留的情况。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从框体外部通过鼓风机导入到换气用路径的换气用空气被导入到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由此,收纳空间的的压力变得高于大气压,收纳空间的空气将框体的间隙等作为排出通路而向框体外部流出,从而可减少燃料气体在框体内部的收纳空间滞留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4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扩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源转速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