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停车支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0344.5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门胁淳;渡边一矢;山中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00 | 分类号: | B60R21/00;B60R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浦柏明;徐恕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 支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停车时对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进行支援的停车支援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能够减轻在车辆停车时驾驶员的负担的停车支援装置。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这样的停车支援装置:这种停车支援装置,将一对后方预测线、一对车宽度延长线等的标志,重叠显示在由车载照相机拍摄的车辆周边图像上,利用这些标志和语音来对停车时的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进行支援,其中,上述一对后方预测线表示车辆后端的与后退的车辆的转向角对应的预测轨迹,上述一对车宽度延长线与车辆的转向角无关地向车辆后方延伸。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3348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停车支援装置中,有时根据停车驾驶的进行状況,对不必要的标志也进行重叠显示。因此,对驾驶员给予的信息量过多,难以识别应注意的标志,未必能够有效支援驾驶操作。
另外,有时由于标志重叠显示在车辆周边图像上,导致不需要的标志覆盖遮挡周边图像,难以观察车辆周边图像。
有时为了使驾驶员容易观察标志,例如利用粗线来突出显示标志等,越是这样,这些问题越明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支援驾驶员的停车驾驶操作的停车支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停车支援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有:图像取得部,其用于取得由车载拍摄装置拍摄到的车辆的周边图像,图像显示部,其设置在车辆室内,用于显示上述周边图像,标志输出部,其为了在驾驶员进行停车操作时引导驾驶员,根据驾驶操作的过程生成指标,并将该标志重叠显示在上述周边图像上,上述标志包括向上述车辆的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宽度延长线;在对执行第一转向过程和第二转向过程的纵排停车进行支援时,在上述第二转向过程中,上述标志输出部在上述车宽度延长线中只重叠显示转向轨迹外侧的车宽度延长线,上述第一转向过程是指,使上述车辆一边转向一边后退,从而将上述车辆移入停车区域的过程,上述第二转向过程是指,使上述车辆一边向与该第一转向过程相反的一侧转向一边使上述车辆排成纵排方向上的过程。
在进行纵排停车(侧方停车)的情况下,通常,在第二转向过程中的转向轨迹外侧,存在例如墙壁、路肩等的用于决定纵向方向的基准,驾驶员通过使车辆排成沿着这些基准的方向,能够使车辆排成纵排方向。因此,驾驶员参照重叠显示的车宽度延长线来使车辆排成纵排方向的情况下,优选参照接近基准的转向轨迹外侧的车宽度延长线。另一方面,如果重叠显示左右一对车宽度延长线,则在左右一对车宽度延长线中,不明确参照哪条车宽度延长线为好。因此,如本结构那样,在左右一对车宽度延长线中只重叠显示第二转向过程中的转向国际外侧的车宽度延长线,从而对于驾驶员来说,明确应该参照的标志。另外,通过在车辆周边图像上减少重叠显示的标志,使得周边图像中被标志覆盖的区域減少,因此能够防止周边图像的视觉确认性降低。该结果、能够提供可有效支援驾驶操作的停车支援装置。
另外,其它特征结构在于,具有:图像取得部,其用于取得由车载拍摄装置拍摄到的车辆的周边图像,图像显示部,其设置在车辆室内,用于显示上述周边图像,标志输出部,其为了在驾驶员进行停车操作时引导驾驶员,根据驾驶操作的过程生成指标,并将该标志重叠显示在上述周边图像上,上述标志包括向上述车辆的后方延伸的车宽度延长线以及向车辆行驶预测方向延伸的后方预测线;在对执行转向后退过程和直线后退过程的并排停车进行支援时,在上述转向后退过程中,上述标志输出部在上述后方预测线和上述车宽度延长线中只重叠显示上述后方预测线,在上述直线后退过程中,上述标志输出部在上述后方预测线和上述车宽度延长线中只重叠显示上述车宽度延长线,上述转向后退过程是指,使上述车辆一边转向一边后退,从而使上述车辆排成并排方向的过程,上述直线后退过程是指,使上述车辆直线后退,从而将上述车辆移入停车区域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0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器官体内植入组件
- 下一篇:永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