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07572.7 | 申请日: | 200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9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宗利;斋藤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W10/02 | 分类号: | B60W10/02;B60K6/48;B60K6/54;B60L11/14;B60W10/06;B60W10/08;B60W20/00;F02D29/00;F02D29/02;F16D4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景刚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混合 动力 车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马达/发电机和布置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马达/发电机之间的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能够连接和断开所述发动机与所述马达/发电机,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成:
选择下述驱动模式其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模式:
(a)EV驱动模式,在该EV驱动模式中,所述车辆仅通过所述马达/发电机的驱动力、在所述离合器脱开的情况下行驶;以及
(b)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在该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中,在所述离合器接合并且燃料供给停止的状态下在使所述发动机减速的同时所述车辆行驶;
选择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并且当相应于驱动力的需求结束时执行滑行驱动;以及
保持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以及当在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下的滑行驱动期间出现新的相应于驱动力的需求时,通过所述马达/发电机的驱动力执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将电力供给至马达/发电机并且从所述马达/发电机接收电力;以及其中:
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当所述电池的荷电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并且相应于驱动力的需求结束时,选择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将电力供给至马达/发电机并且从所述马达/发电机接收电力;以及其中:
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当所述电池的荷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电荷阈值并且车速大于或等于第一车速阈值以及所需驱动力为零时,选择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模式包括HEV驱动模式,在该HEV驱动模式中,所述车辆在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至少通过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而行驶;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延迟从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切换至所述EV驱动模式或者HEV驱动模式,直到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特定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模式包括HEV驱动模式,在该HEV驱动模式中,所述车辆在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至少通过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而行驶;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延迟从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切换至所述EV驱动模式或者HEV驱动模式,直到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的持续时间超过特定时间,所需驱动力变得大于或等于驱动力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模式包括HEV驱动模式,在该HEV驱动模式中,所述车辆在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至少通过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而行驶;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当所述电池的荷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电荷阈值时,根据车速和所需驱动力其中的至少一个而从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切换至所述HEV驱动模式而不切换过EV驱动模式,所述第二电荷阈值小于第一电荷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模式包括HEV驱动模式,在该HEV驱动模式中,所述车辆在所述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至少通过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而行驶;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配置成:
当所需驱动力超过根据车速限定的阈值时,从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切换至所述HEV驱动模式而不切换过EV驱动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当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被选定并且车速降低至小于或等于第二车速阈值的速度时,从所述发动机制动行驶模式切换至所述EV驱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75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