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啶二羧酸/盐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80104121.8 | 申请日: | 2009-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9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O·策尔德尔;W·K·曾;C·克洛普罗格;A·赫罗尔德;H·施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7/12 | 分类号: | C12P17/12;C12N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黄革生;史文静 |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吡啶 二羧酸 生产 方法 | ||
1.发酵生产吡啶二羧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培养重组微生物,该微生物来自于亲本微生物,其具有通过二氨基庚二酸(DAP)途径以L-2,3-二氢吡啶二羧酸/盐作为中间产物生产赖氨酸的能力,以及额外具有表达异源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能力,以使L-2,3-二氢吡啶二羧酸/盐转化为吡啶二羧酸或其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是生产赖氨酸的细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产赖氨酸的细菌是棒状杆菌细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细菌是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细菌是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异源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是原核或真核来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异源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来源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细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异源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根据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列的α亚基,和至少一个具有根据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序列的β亚基。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活性的酶由核酸序列编码,该核酸序列适应所述具有产生赖氨酸能力的亲本微生物的密码子使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吡啶二羧酸合成酶活性的酶由核酸序列编码,该核酸序列包含:
a)根据SEQ ID NO:1的spoVF基因序列,或
b)包含根据SEQ ID NO:4的基本上从残基193至残基1691的编码序列的合成spoVF基因序列;或
c)编码如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所定义的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任何核苷酸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重组微生物中,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至少一个基因被失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被失调的基因选自天冬氨酸激酶、天冬氨酸半醛脱氢酶、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二氢吡啶二羧酸还原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葡糖-6-磷酸脱氢酶、转酮醇酶、转醛醇酶、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酶、果糖1,6-二磷酸酶、高丝氨酸脱氢酶、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琥珀酰CoA合成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四氢吡啶二羧酸琥珀酰酶、琥珀酰氨基酮基庚二酸转氨酶、琥珀酰二氨基庚二酸脱琥珀酰酶、二氨基庚二酸差向异构酶、二氨基庚二酸脱氢酶和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发酵肉汤中分离因此生产的吡啶二羧酸/盐。
14.包含如权利要求10中定义的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编码序列的核酸序列。
15.表达盒,其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核酸序列,该序列被有效地连接到至少一个调控核酸序列。
16.重组载体,其包含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表达盒。
17.原核或真核宿主,其用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中所述的载体转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宿主,其选自重组棒状杆菌细菌,特别是重组棒杆菌属。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宿主,其是重组谷氨酸棒杆菌。
20.制备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a)通过权利要求1到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吡啶二羧酸/盐;
b)分离吡啶二羧酸/盐;及
c)用至少一种其他的多价可共聚的共聚单体聚合所述吡啶二羧酸/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共聚的共聚单体选自多元醇和多胺及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41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