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2637.9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下里裕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48/02 | 分类号: | F16D48/02;F16H61/06;F16H59/06;F16H59/68;F16H61/6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油压式离合器的无级变速器,该油压式离合器在乘员进行原地换档操作时被结合。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将主滑轮和次级带轮用金属带连接,并通过改变这些滑轮的宽度,来进行无级变速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等的无级变速器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在搭载了这种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中,存在仅在结合了设置在和发动机之间的前进离合器的情况下前进行驶,且仅在结合了后向制动器的情况下后退行驶的车辆。在换档杆处于非行驶位置(例如,“N”位置)的情况下,油压被排空,从而前进离合器和后向制动器被解放。如果换档杆被从非行驶位置向行驶位置(例如,“D”位置、“R”位置)操作(以下,有时记载为原地换档(Garage Shift)),则油压被提供给前进离合器从而使前进离合器结合,或者油压被提供给后向制动器从而使后向制动器结合。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177832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在进行原地换档时抑制带打滑的技术。
日本特开2007-177832号公报中公开的控制装置,对在行驶用动力源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中设置有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进行控制。这种车辆具备:油压式结合装置,能够将行驶用动力源和无级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在动力传递可能状态和动力传递切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切换阀,根据来自第2电磁阀的信号油压,而将向油压式结合装置供给油压的供给油路切换至第1油路和第2油路,其中,第1油路,为了控制为油压式结合装置的过渡性结合状态,从而供给按照由第1电磁阀预先设定的规则而被调压后的第1油压,第2油路提供用于将油压式结合装置置于完全结合状态的第2油压;变速比控制阀,根据来自第2电磁阀的信号油压来控制提供给作动器的、用于改变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的油压。该控制装置在被执行了从非行驶位置向行驶位置换档操作的原地换档时,从第2电磁阀输出用于将切换阀切换到第1油路的信号油压,与此同时,通过变速比控制阀而向作动器供给油压,以使得不论用于切换到第1油路的信号油压如何,无级变速器都成为规定的变速比。该控制装置,在无级变速器的带未返回到用于将变速比置于最大变速比的最减速位置的状态下,在进行原地换档时作动器的油压没有充满的情况下,控制第1电磁阀,以使得第1油压暂时性地低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而得的油压。
根据日本特开2007-177832号公报所公开的控制装置,在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带未回到用于将变速比置于最大变速比的最减速位置的状态下,在进行原地换档时用于使变速比变化的作动器的油压没有充满的情况下,控制第1电磁阀,以使得第1油压暂时性地低于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而得的油压,该第1油压是为了将行驶用动力源和无级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切换到动力传递可能状态而提供给油压式结合装置的油压。因此,被输入到无级变速器的行驶用动力源的输出扭矩被降低,从而抑制了在带未回到最减速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原地换档时的带打滑现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7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在进行了原地换档从而为了使油压式结合装置从动力传递切断状态切换到动力传递可能状态而增加油压时,有时在初期阶段实施暂时使油压急剧增加的控制(以下,也记载为快注控制),以提高油压式结合装置的控制响应性后,再降低油压,并缓慢地增加降低后的油压,从而使油压式结合装置缓慢地结合。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控制装置中,由于因暂时性的降低油压的供给而在快注控制执行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压式结合装置的控制响应性,所以如果进行和通常(不进行油压的暂时降低的情况)一样的快注控制,则有时在快注控制的执行中油压式结合装置会被急剧结合从而产生冲击。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实施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其能够在具备油压式离合器的无级变速器中,抑制原地换档时的离合器的结合冲击,该油压式离合器根据乘员的操作而被切换至动力源和驱动轮之间的动力的传递状态及非传递状态中的某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2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电话终端
- 下一篇:利用对分组流内的媒体帧的引用来定位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