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1690.7 | 申请日: | 2009-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芳和;久保田靖;井上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37/50 | 分类号: | C07C37/50;C07B57/00;C07C37/00;C07C37/11;C07C39/15;C07C39/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活性 联苯 衍生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在与医药-农药原体、它们的制造中间体等的制造相关的领域中具有高利用价值的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8年1月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8-001275号要求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作为以医药-农药为中心的各种精细化学的不对称合成用配体的合成中间体是重要的化合物。
作为这样的2,2’-联苯酚衍生物,已知例如下述式(A)
(式中,Ra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低级烷基,*表示轴不对称中心。)表示的6,6’-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
作为得到前述式(A)所示的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的方法,已知将内消旋体的联苯类转化为光学活性化合物后,衍生为光学活性2,2’-联苯酚的方法;将外消旋体的2,2’-联苯酚类转化为非对映体混合物后,进行光学离析的方法。
作为内消旋体或外消旋体的联苯酚类的制造法,一般使用用六氰合铁(III)酸钾(亚铁氰化钾)、过氧化二叔丁基、氯化铁或氧等将取代 间苯二酚或取代酚类进行氧化性邻位偶联法。
作为将内消旋体的联苯类转化为光学活性化合物后衍生为光学活性的2,2’-联苯酚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将2,2’,6,6’-四氢联苯转化为光学活性薄荷酮的缩醛衍生物后,衍生为光学活性体的6,6’-二取代-2,2’-联苯酚的方法。
作为将外消旋体的2,2’-联苯酚类转化为非对映体混合物后进行光学离析的方法,已知例如使外消旋体的6,6’-二取代-2,2’-联苯酚类的磷酸衍生物与光学活性薄荷醇反应而酯化后,进行光学离析的方法(专利文献1);只使外消旋体的6,6’-二取代-2,2’-联苯酚类的一方的光学异构体选择性地与光学活性环己烷二胺结晶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
但是,非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由于需要多步的合成路线,因此操作繁杂,专利文献2的方法存在反应收率低这样的问题。
此外,已知外消旋体的3,3’,6,6’-四烷基-5,5’-二卤代-2,2’-联苯酚的合成方法(专利文献3),但对于光学异构体的制造方法没有记载。
另一方面,下式(B)、(C)
(式中,*表示与前述相同的含义。)所示的光学活性2,2’-联苯酚衍生物作为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剂的前体有用。
但是,所有的化合物均由前述式(A)所示的光学活性6,6’-二甲基-2,2’-联苯酚合成(非专利文献2),因此与前述同样在制造法方面存在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896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45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5-510551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SYNLETT,1995,No.3,283-284
非专利文献2: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Vol.11,pp628-632,2007.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完成,其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简便且高效率地制造光学活性6,6’-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以下的方面,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A)通过使光学活性二胺化合物作用于下述式(2’)所示的6,6’-二取代-5,5’-二卤代-3,3’-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的光学异构体混合物,只有下述式(2’)所示的6,6’-二取代-5,5’-二卤代-3,3’-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的一方的光学异构体与前述光学活性二胺化合物形成盐而能够作为结晶性成绩物(成 物)离析,由离析的盐能够高效地得到光学活性的下述式(2)所示的6,6’-二取代-5,5’-二卤代-3,3’-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通过进一步与路易斯酸反应,能够高效地得到下述式(3)所示的6,6’-二取代-2,2’-联苯酚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曹达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曹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6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