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撕鞘穿刺针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50768.6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燕;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撕鞘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针,特别涉及一种可撕鞘穿刺针。
背景技术
医学领域的介入治疗,又称“不用开刀的手术”,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医学治疗的三大支柱性学科。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在不暴露人体内部组织的情况下,经皮肤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直接或者在射线、磁共振或超声成像的引导下,使介入器材进入血管等人体原有的管腔、或人体的其它组织中,对疾病进行治疗或检查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安全、有效、微创和并发症少。使用常规的介入治疗器材,在利用穿刺针经皮肤穿刺后,需从穿刺针尾部送入导丝,然后拔出穿刺针,再在导丝的引导下,经导丝尾部插入扩张器和鞘管,随后撤出导丝和扩张器,才能通过鞘管送入各种治疗和检查用的介入器材。原有的介入治疗过程,由于扩张器尖端头部不能直接穿刺,必须先行使用穿刺针穿刺,置入导丝并拔出穿刺针后,才能再放入扩张器和鞘管,因此操作复杂、费时,对患者会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简化介入治疗的操作程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撕鞘穿刺针,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撕鞘穿刺针,包括穿刺针和鞘管,穿刺针包括空心的针管和固定连接于针管后部的针座,针管的前端设有穿刺针尖,可撕鞘包括空心的鞘管和鞘管后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设置的手柄,鞘管的外周表面沿轴向设有2条撕裂槽,撕裂槽分别沿鞘管的外圆表面对称位于两侧手柄的缝隙中间,撕裂槽贯穿鞘管的全长,针管的长度大于鞘管的长度,针管的外径小于鞘管的内径,鞘管套装于针管的外部。
针座的前端设有凸棱,两侧手柄的后端各设有对置的卡榫,2个卡榫间设有卡槽,卡槽可包容针座的凸棱。
凸棱在针管的径向方向关于针管的轴线对称,凸棱在针管的径向方向相差90度具有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小于卡槽的开口宽度,最大宽度可被所述卡槽包容。
鞘管的前端朝向端头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鞘管的前端与针管的穿刺针尖组成光滑、连续的锥形。
鞘管的前端与针管穿刺针尖的后部的距离,不大于1毫米。
针管与针座连接部位的外周表面,设有凹凸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可撕鞘穿刺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可撕鞘穿刺针的鞘管套装于针管的外部,鞘管的外周表面设有2条撕裂槽,鞘管可随穿刺针一起穿刺进入人体,拔出穿刺针后,就能通过鞘管送入各种治疗和检查用的介入器材,由于鞘管的外周表面设有撕裂槽,可以方便地将鞘管撕开后直接撤出人体,而不必将鞘管滑动经过介入器材的外部长度才能撤出,简化了介入治疗的操作程序,避免了患者的二次损伤,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针座的前端设有凸棱,两侧手柄的后端各设有对置的卡榫,2个卡榫间设有卡槽,卡槽可包容针座的凸棱,可以使穿刺针和鞘管在通常情况下卡接在一起,方便手持、取放和运输、保管。
凸棱在针管的径向方向关于针管的轴线对称,凸棱在针管的径向方向相差90度具有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小于所述卡槽的开口宽度,最大宽度可被所述卡槽包容,可以在凸棱的最小宽度对正卡槽的开口的情况下,将穿刺针置入鞘管并使其到位后,将穿刺针与鞘管相对旋转90度,使凸棱的最大宽度被卡槽包容,使穿刺针与鞘管实现卡接。
鞘管的前端朝向端头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鞘管的前端与针管的穿刺针尖组成光滑、连续的锥形,便于穿刺针与鞘管一起刺入人体,并减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
鞘管的前端与针管穿刺针尖的后部的距离,不大于1毫米,可以尽量减少穿刺针的长度,增加鞘管进入人体的长度,方便操作保证穿刺效果,并降低成本。
针管与针座连接部位的外周表面,设有凹凸结构,可以显著增加针管与针座的连接强度,防止针管与针座脱离,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撕鞘穿刺针,可以简化介入治疗的操作程序,缩短治疗和检查时间,避免患者的二次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介入治疗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撕鞘穿刺针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撕鞘穿刺针的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撕鞘穿刺针的穿刺针与鞘管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
1-穿刺针,11-针管,111-穿刺针尖,12-针座,121-凸棱,1211-凸棱最大宽度表面,1212-凸棱最小宽度表面,2-可撕鞘,21-鞘管,211-撕裂槽,212-鞘管的前端,22-手柄,221-卡榫,222-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同济恒远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0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袜子染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型全启式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