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平衡轴的润滑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316864.9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建;刘强;由毅;李慧军;王刚;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2 | 分类号: | F01M1/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平衡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轿车特别重视噪声、振动以及舒适性水平,为此必须减小发动机不平衡力所引起的汽车振动和噪声,以及将不平衡力矩减小到最低程度。曲柄臂上设置的平衡重只能平衡曲轴旋转时的惯性力及其力矩,而往复惯性力及其力矩的平衡则需采用专门的平衡机构。所以在发动机上往往设置平衡轴,使发动机获得良好的平衡,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通常,在工作过程中平衡轴的转速最高可达12000转/分,因此平衡轴的润滑效果至关重要。一般平衡轴润滑采用平衡机构内部的润滑油,或者设置挡板将润滑油导入轴承处,并不单独设置润滑油路,所以润滑效果不理想,且并不能对平衡轴止推面进行良好的润滑。2004年4月28日公告的CN261359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四缸发动机平衡器的润滑机构,该机构通过设置在平衡器壳体隔板上部的曲面或斜面,使飞溅于平衡器周围的机油为平衡器轴承提供润滑。该机构可以为平衡轴的轴承提供润滑油,但是该机构完全利用机油的离心力和在斜面上的重力使机油流入轴承摩擦面上实现润滑,润滑效果不太理想。另外在该机构中设有多个复杂曲面及斜面,给制造带来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平衡轴运转时润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的润滑结构,该结构利用曲轴箱和平衡轴承盖的结构特点设计油路,提高平衡轴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润滑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的润滑结构,该结构在平衡轴承盖上设置连通的主油孔和油腔,平衡轴承盖螺栓孔内设置环形过渡槽,所述环形过渡槽与油腔连通,在平衡轴承盖和曲轴箱的平衡轴孔上分别设置上下连通的环形槽a,所述环形槽a与环形过渡槽连通,在平衡轴承内表面圆周方向上设置环形槽b和油孔,所述环形槽b与油孔连通,所述油孔与环形槽a连通。这样在主油孔里通润滑油,润滑油通过连通的油腔、环形过渡槽、环形槽a、油孔和环形槽b到达平衡轴颈,实现对平衡轴承与轴颈之间的润滑。
作为优选,在曲轴箱的平衡轴孔轴向上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与环形槽a交叉连通,曲轴箱的平衡轴孔两端设置倒角,所述油槽贯通两端倒角,在曲轴箱与平衡轴止推面的接触面上设置端面油槽,所述端面油槽延伸至倒角。这样润滑油在通过环形槽a时通过与其交叉连通的油槽流入倒角,由于端面油槽与倒角连通,润滑油通过端面油槽实现对平衡轴止推面的润滑。
作为优选,在曲轴箱与平衡轴止推面的两个接触面上分别设置两个端面油槽,所述端面油槽分布在油槽的两侧。这样使得润滑油在平衡轴止推面上的分布更均匀,润滑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在平衡轴承内表面圆周方向上设置4个均布的油孔。这样使得润滑油在平衡轴颈处的分布更均匀,润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根据曲轴箱和平衡轴承盖的结构特点设计润滑油道,同时实现平衡轴轴颈及止推面的润滑。润滑油路仅通过铸造即可实现,结构简洁、紧凑,不仅减轻了零件重量,而且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平衡轴承盖1上设置主油孔2和油腔3,油腔3位于主油孔2下部,开油路连通主油孔2与油腔3,在平衡轴承盖螺栓孔4内设置环形过渡槽5,开油路使环形过渡槽5与油腔3连通,在平衡轴承盖1和曲轴箱9的平衡轴孔上分别设置上下连通的环形槽a6,并使之与环形过渡槽5连通,这时油路在主油孔2和环形槽a6之间连通。在平衡轴承15圆周方向上均匀开四个油孔7,并且在平衡轴承15内表面圆周方向上开如图2所示的环形槽b8,使油孔7与环形槽b8连通,这时润滑油便可以通过油孔7和环形槽b8到达平衡轴颈13与平衡轴承15之间的摩擦面上,实现对平衡轴颈13的润滑。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曲轴箱9的平衡轴孔的轴向上开油槽10,油槽10与环形槽a6交叉连通,在曲轴箱9的平衡轴孔两端倒角,油槽10贯通平衡轴孔两端的倒角12。由于环形槽a6与油槽10交叉连通,润滑油便可以通过油槽10到达倒角12处。在曲轴箱9与平衡轴止推面14的两个接触面上分别开两个端面油槽11,每个面上的端面油槽11分布于油槽10的两侧,并且端面油槽11一直延伸至两端的倒角12。这时端面油槽11便流入润滑油,实现对平衡轴止推面14的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6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灯芯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尾灯灯座与后挡泥的组合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