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油封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8672.3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池海勇;李书福;杨健;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工装,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凸轮轴油封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存在,凸轮轴油封与凸轮轴的垂直度超差导致油封漏油的问题。凸轮轴油封安装过程中,普遍采用的装配工艺是先用凸轮轴油封引套将凸轮轴油封引套引到凸轮轴轴颈上,再用手推入并顶住排气凸轮轴油封,同时用气动扳手将凸轮轴承盖螺栓拧紧;凸轮轴油封受到几个手指顶住的力,因此凸轮轴油封与凸轮轴的垂直度无法保证,造成凸轮轴油封漏油。
中国专利局2007年4月25日公告了CN2892393Y,名称为一种齿轮轴油封压装装置,该装置包括小套筒和大套筒,大套筒套于小套筒外,小套筒和齿轮输出轴相配,使用时把油封套在小套筒外,小套筒套在齿轮输出轴外,在将大套筒套在小套筒外,推动大套筒,将油封压入安装环槽,本发明为分体结构,操作步骤较多,不适于流水线上快速生产的作业要求,而且不易保管,生锈或磕碰后就不能使用,结构设计不够精巧,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压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凸轮轴油封与凸轮轴的垂直度超差,造成凸轮轴油封漏油,而且安装速度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安装凸轮轴油封,并能保证凸轮轴油封与凸轮轴的垂直度的凸轮轴油封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凸轮轴油封工装,包括相互套装的定位套、压套,所述的压套套于定位套外,定位套可在压套内移动,压套的内径与凸轮轴外径相配,定位套的外径大于凸轮轴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一端形成开口部,另一端形成握手部,开口部的外端面垂直于定位套的中心轴线,定位套置于压套的开口部内。使用者可以方便的握住握手部,推动压套,压套便可轻松推动油封,在使用时无须组装工具。
压套的开口部长度大于定位套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定位套能够全部进入压套的开口部,从而可以保证压套能够把油封从定位套上推出。
压套的长度大于定位套的长度,压套的握手部的外径小于开口部的外径,这样就可以保证定位套只在开口部中活动,定位套也可以牢牢顶住凸轮轴外端面,不会出现定位套从压套后侧滑落的现象。
压套的握手部内部设有通道,通道的一端和开口部连通,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通气孔和外界连通。通气孔和弹簧所在的腔室连通,当操作者握住手柄推动压套时,弹簧被压缩,弹簧所在的腔室体积减小,腔室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排到大气中,就不会出现因为腔室体积减小压力增大,而造成鼓气的现象。当然如果压套的开口部为圆环状,圆环侧壁开有两对称的槽型口,定位套靠近通气孔一侧的圆周上设有两个径向螺孔,径向螺孔内安装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卡在槽型口内。也可以消除这种现象。另外弹簧弹力的作用是使压套和定位套受相反方向的力,具有脱开的趋势,限位机构锁紧螺钉,可以防止压套和定位套脱开。
握手部制作成表面带有滚花的手柄,操作者可以握住手柄从而更好的用力,滚花则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定位套的前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套的外端面和凸轮轴端面相配,定位孔倒角加工,这样就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因为开口部的外端面垂直于定位套的中心轴线,压套的内径与凸轮轴外径相配,所以当定位套的外端面和凸轮轴端面配合时,就可以保证开口部的外端面垂直凸轮轴的中心,也就能使凸轮轴油封与凸轮轴的垂直,从而大大减少了凸轮轴油封漏油的现象。定位孔倒角加工可以使使用者比较容易的将定位套套在凸轮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轮轴 2、凸轮轴油封 3、开口部的外端面 4、锁紧螺钉 5、定位套 6、槽型口 7、开口部 8、压套 9、弹簧 10、通道 11、通气孔 12、握手部 1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8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