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304365.8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骐峰;陈锡贤 |
| 主分类号: | F02G5/02 | 分类号: | F02G5/02;F01N5/02;F01K23/1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 地址: | 维多利亚州维多利亚州***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余热 利用 装置 | ||
1.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的外侧分别依次设置歧管套、前套管和后套管,在该歧管套、前套管和后套管与排气歧管、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之间留有夹层,各夹层之间的相邻端连接组成加温回路;在该歧管套上设有出气口,在该后套管的尾端设有回水口;该出气口与汽轮机的入汽口连接,该回水口与一单向阀的出口连接,该汽轮机的出汽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的单向阀的入口连接,该汽轮机、管路和单向阀组成做功冷却回路,在该加温回路和做功冷却回路内充满水;所述的汽轮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负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单向阀的入口的管路上串联连接一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套管与后套管的夹层相对的一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该连接管紧贴在位于所述的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之间的催化转换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为增压风扇、发电机和所述的发动机的一种或多于一种,该增压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的发动机的空气入口连接;该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端与汽车电平或用电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增压风扇、发电机和发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或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不同负载之间装有电磁离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回水口连接有补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后套管的夹层内设有换热管,该换热管的两端从后套管引出,并与汽车水箱的入口的冷却回路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骐峰;陈锡贤,未经陈骐峰;陈锡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3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泵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连接的角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