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3542.7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普瑞聚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4 | 分类号: | E21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汪振中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炮崩 复合材料 硬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炮掘工作面使用的一种抗炮崩通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矿井炮掘工作面通风使用的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作业面上使用的导风筒种类较多,但大部分是以布、玻璃钢、金属或橡胶制成,这些风筒因自身特点已不能完全适合煤矿的通风要求,如布风筒抗冲击性能差;玻璃钢脆性大,寿命低;金属风筒重量大,安装不方便;橡胶材料的风筒强度相对较低,易老化变形,因而使用寿命较低;伸缩式橡胶风筒,由于其结构设计为可伸缩型,必然会影响通风效果。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导风筒,存在着很多缺点,已不适宜于矿用工作面的通风使用,尤其是在苛刻的炮掘作业条件下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研制一种重量轻、性能可靠、高抗冲击、回弹性好、可持续使用适用于炮掘作业的导风筒则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我们研制出一种性能可靠、质地稳定、可持续使用的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结构风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由一节节筒体相接在一起构成。在每节筒体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吊环,每两节相邻的筒体由位于两筒体端部间的连接铁丝连接。所述筒体由以聚氨酯层为主料层、硬质层为基材层组合的复合层结构构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聚氨酯复合材料,加高强度材料制造高强度、高抗冲击、高弹性、重量轻、方便使用的矿用硬质风筒。它以高强低伸双轴向“经纬编”化纤织物凯夫拉(kevlar)防弹纤维及强力玻璃纤维为基材,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旋转浇注法加工而成。风筒分节,便于延伸,并能有效地与循环进尺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指标:
硬度:邵A95±2
撕裂强度:≥135KN/m
拉伸强度:≥70MPa
阿克隆磨耗:≤0.04mg/1000rpm
抗冲击性能:落锤冲击后,10个试样中9个应无裂纹和破坏。
本实用新型优点为:
1、具有抗炮崩、高强度、耐冲击、耐热、耐寒、耐酸碱、阻燃、抗静电、优良的防水及遇水不膨胀、质地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2、风筒分节,便于延伸,并能有效地与循环进尺相结合。
3、每节风筒有吊环,便于吊挂安装,操作及连接安装简便、现场使用十分方便,通风效果好、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连接方式之一示意图;
图2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连接方式之二示意图;
图3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连接方式之三示意图;
图4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连接方式之四示意图;
图5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连接方式之五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筒体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1-1第一层,1-2第二层,1-3第三层,1-4第四层,1-5第五层,1-6第六层,1-7第七层,1-8第八层,1-9第九层,1-10第十层,1-11第十一层,1-12第十二层,1-13第十三层,1-14第十四层,1-15第十五层,
2吊环,3连接铁丝,4内连接头,5外连接头,6紧固螺栓,7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包括筒体1、吊环2和连接铁丝3。本实用新型由一节节筒体1相接在一起。所述筒体1共由15层组成。筒体1是将聚氨酯复合材料、凯夫拉(kevlar)防弹纤维、强力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和优质连接元件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复合层,它以经纬双轴向编织的凯夫拉防弹纤维、强力玻璃纤维为基材,用特制全自动浇注机旋转浇注而成。各节筒体1之间可以利用锥度直接插接,也可使用内、外连接头连接在一起。连接头采用聚氨酯浇注法浇注而成。
风筒结构有五种方式,详见图1-图5。
参见图1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抗炮崩复合材料硬质风筒,筒体1相接的形式是:筒体1通过与相邻的筒体1间共同套装的内连接头4相接在一起,内连接头4是锥形连接头。在每节筒体1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吊环2,每两节相邻的筒体1由位于两筒体1端部间的连接铁丝3连接,连接铁丝3连接在筒体1端部的连接螺钉7上。
图2-图5的实施例中,和图1所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本文不再赘述。
参见图2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内连接头4是直型连接头。
参见图3实施例:筒体1为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锥筒形,筒体1的细头插紧在相邻筒体1的粗头中,以插接的方式相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普瑞聚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普瑞聚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太阳能电站
- 下一篇:自动螺旋升降跟踪太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