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裁绞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905.3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波;周隆川;陈松林;吴晓森;邹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裁绞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绞合、裁切连接线的裁绞线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裁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和裁线是电线电缆行业中必不可少的工艺,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对绞线裁线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的一些绞线裁线工艺还需要靠人工操作,由人工先使用简单的辅助夹具按规定长度裁切连接线,然后再将两根连接线绞在一起,这种裁绞工艺具有以下缺点:第一点,胜任裁绞的工人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且年轻力强的人员,因此现有的裁绞工艺浪费人力、成本高;第二点,需要先搬运线材,再将线材装到夹具上,生产效率低;第三点,裁线时通过人工测量长度,精度低且容易出现差错。
因此,急需一种可自动裁绞连接线、效率高、裁切长度精确、成本低的裁绞线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裁绞线机,该自动裁绞线机既能节省人力、自动的裁绞连接线、同时又可精确控制裁切长度的自动裁绞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裁绞线机包括安装板、裁线机构、绞线机构、牵引机构、取线机构和裁绞控制机构;所述安装板上置有始端安装架、末端安装架和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始端安装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安装轨道的始端相对,所述末端安装架位置可调的安装在所述安装轨道末端上;所述裁线机构安装于所述始端安装架上,且所述裁线机构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绞线机构包括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所述始端旋转部安装在所述始端安装架上,所述末端旋转部安装在末端安装架上;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始端牵引部和滑动牵引部,所述始端牵引部固定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轨道始端和始端安装架之间,所述滑动牵引部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并于所述安装轨道上方滑动;所述取线机构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轨道上且位于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中间;所述裁绞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裁线机构、绞线机构和牵引机构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裁线机构、绞线机构和牵引机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裁绞线机与现有技术不同,第一,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裁线机构机械裁切连接线,并通过绞线机构绞合连接线,故,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地裁绞连接线,不需人工操作;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线裁切的大体长度由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之间的距离决定,精确长度由滑动牵引部控制,滑动牵引部的动作属于全机械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操作来确定连接线长度时出现的精度差问题;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来绞合连接线,即将连接线夹持在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之间,始端旋转部和末端旋转部做反方向旋转,从而完成连接线绞合,这种方法绞合出来的连接线绞距均匀;第四,通过滑动牵引部将连接线的一端牵引至末端旋转部处,通过始端牵引部将连接线的另一端牵引至始端旋转部处,节省时间,效率高。故,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裁绞线机可自动裁绞连接线,裁切长度精确,绞线均匀,且节省人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裁绞线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自动裁绞线机的中间夹紧机构和取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自动裁绞线机的取线机构的所述翻转臂的翻转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自动裁绞线机的末端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自动裁绞线机的滑动牵引部的结构示意图。
自动裁绞线机 1 安装板 10
始端安装架 11 末端安装架 12
安装轨道 2 裁线机构 3
第一伸缩气缸 31 第一切块 32
进线口 321 第二伸缩气缸 33
第二切块 34 出线口 341
始端旋转部 41 驱动部 411
旋转臂 412 电线夹子 413
气缸 414 末端旋转部 42
驱动部 421 电机 4211
主动轮 4212 从动轮 4213
旋转臂 422 电线夹子 423
气缸 424 始端牵引部 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组合互感器
- 下一篇:一体化复合材料异物侵入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