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82845.9 | 申请日: | 200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1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瑞;陈辛波;栾奥天;周扣;齐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9/08 | 分类号: | F16H59/08;F16H61/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杨晓东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操纵 汽车 变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机械式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挡操纵式汽车变速器的选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已刻不容缓。其中,对汽车的排放等级越来越高。通过增加变速器的挡位数来降低整车的排放已成为手动机械式汽车变速器首选。同时手动挡汽车也更加省油环保。目前的轻型汽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五个前进挡,倒挡与五挡在同一选挡位。对于手动六挡汽车变速器,倒挡需单独置于一个选挡位,目前的六挡汽车变速器存在着设计复杂,操作易失误等种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五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三个选挡位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选挡位置,提供一种各选挡位选挡清晰、轻便、手感良好的选挡装置,用于六挡直接操纵式轻型汽车变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包括换挡杆及换挡拨块,选挡定位机构,所述选挡结构还包括倒挡选挡机构,所述倒挡选挡机构包括选挡定位柱及与之对应的倒挡选挡弹性部件,所述选挡定位柱一端设置有选挡弹性部件,所述选挡定位柱表面有凹槽,所述凹槽呈环形,并沿选挡定位柱轴向有一定延伸,所述倒挡选挡弹性部件一端抵压在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换挡杆置于空挡位置时,倒挡选挡弹性部件一端抵压在凹槽中,所述换挡杆切换到一二挡或五六挡位置时,倒挡选挡弹性部件一端抵靠在选挡定位柱凹槽的侧面上,所述换挡杆置于倒挡位置时,倒挡选挡弹性部件一端抵压在选挡定位柱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选挡结构机构包括一二挡选挡定位机构及五六挡选挡定位机构,所述倒挡选挡机构设置在一二挡选挡定位机构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 选挡定位柱远离换挡拨块的一端设置有选挡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倒挡选挡弹性部件包括倒挡选挡弹簧和倒挡钢球,所述倒挡钢球一端与倒挡选挡弹簧连接,另一端抵压在所述选挡定位柱的凹槽内,并可在凹槽面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选挡定位柱表面的凹槽沿选挡定位柱圆周一周,所述凹槽在选挡定位柱轴向上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倒挡钢球的直径,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倒挡钢球的半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六挡直接操纵式汽车变速器选挡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凹槽的侧面为斜面。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倒挡选挡机构之后,由于选挡定位柱上凹槽的侧壁挡着倒挡钢球,从而实现一二挡的选挡限位;选好一二挡后继续加大作用在换挡杆上的作用力,选挡定位柱必须克服倒挡选挡弹簧与选挡弹簧两个弹簧的弹簧力之后才能选上倒挡。倒挡选挡力的增大使得选挡时有良好的选挡手感,同时可以提醒驾驶员,防止误挂倒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选挡机构置于空挡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选挡机构置于一二挡选挡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选挡机构置于倒挡选挡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选挡机构包括换挡杆1,五六挡选挡定位机构组件2,换挡杆球头尼龙隔套3,换挡拨块4,操纵盖5,倒挡选挡弹簧6,倒挡钢球7,一二挡选挡定位柱8,一二挡选挡弹簧9,定位架10,凹槽11。
图1为空挡位的示意图,即三四挡选挡位置时的示意图。该装置共有四个选挡位:倒挡选挡位、一二挡选挡位、三四挡选挡位、五六挡选挡位。其中,一二挡、三四挡、五六挡选挡位与现有五挡手动变速器的相同,在一二挡选挡位置侧增加了倒挡选挡位。五六挡选挡定位机构组件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靠在换挡拨块4的左侧面,一二挡选挡定位柱8在一二挡选挡弹簧9力的作用下靠在换挡拨块4的右侧面。倒挡选挡手感钢球7在倒挡选挡弹簧6力的作用下抵在一二挡选挡定位柱8的环形凹槽内。
图2为选一二挡时的示意图,换挡杆1逆时针旋转,通过换挡杆球头尼龙隔套3带动换挡拨块4作顺时针旋转。此时,换挡拨块4的右侧面顶在一二挡选挡定位柱8的端部, 使一二挡选挡定位柱8压缩一二挡选挡弹簧9后向右移动,从而实现一二挡选挡手感。同时,倒挡钢球7在一二挡选挡定位柱上的凹槽11内表面上滑动,然后靠在定位柱凹槽11左侧的斜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中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8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