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954.3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光立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车锁连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脚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脚撑与车锁一体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生活中常用交通工具,具有方便、快捷、使用灵活等优点。
然而,在使用自行车之后,需要先将自行车的脚撑放下,然后锁上自行车锁,步骤较多,显得较为麻烦,而取车过程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而且,人们经常将自行车停靠后,忘记锁车就走开,会导致自行车遗失,甚至导致钥匙串上其它物品一并丢失。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简化锁车、取车过程,避免遗忘锁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简化锁车与取车过程,避免遗忘锁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脚撑与车锁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架体,固定在自行车后轮的一侧;
一个脚撑,通过一个横轴枢接在该架体上;
一个直筒状的车锁,一端通过一个纵轴枢接在该架体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
一个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另一侧;
一副齿轮传动系统,连接在该横轴与纵轴之间,连动该脚撑与该车锁。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
一个主动伞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
一个被动伞齿轮,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
一个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伞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
一个被动直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直齿轮带动该车锁同步转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齿轮传动系统包括:
一个主动直齿轮,设置在该横轴上,与该脚撑同步转动;
一个被动直齿轮,直接或者间接与该主动直齿轮啮合连接;
一个主动伞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同轴连接并同步转动
一个被动伞齿轮,设置在该纵轴上,与该主动伞齿轮啮合连接,且该被动伞齿轮带动该车锁同步转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主动直齿轮与该被动直齿轮之间通过一个中间直齿轮啮合传动。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脚撑与架体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架体上开设有一个穿孔,以供套设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的一端,该架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对抱耳,用来卡在自行车后叉架上。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锁销固定在该自行车后轮的车轴上或者后叉架上。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个折板,该折板的一个折边设有中心孔,该折板通过该中心孔穿套在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上并螺固,该折板的另一个折边供锁销的一端螺固;一个具有喇叭口的“门”字形定位板与该折板焊接固定。
在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车锁的锁销孔设成向外渐扩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停车落下脚撑的同时,即可完成锁车动作,简单方便,而且避免了忘记锁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锁车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在开锁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A是锁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安装在自行车后轮位置的示意图;
图5、图6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在锁车状态与开锁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图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在锁车状态与开锁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图5均对应于锁车状态,而图2、图4、图6均对应于开锁状态,有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个架体1,固定在自行车后轮9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架体1上开设有一个穿孔11,以供套设在自行车后轮9的轮轴91的一端,该架体1的一侧还设有一对抱耳12,用来卡在自行车后叉架92上,以防止架体1转动;
一个脚撑2,通过一个横轴21枢接在该架体1上;
一个直筒状的车锁3,一端通过一个纵轴31枢接在该架体1上,另一端的侧面上设有一个锁销孔(图中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光立,未经杨光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货架与后泥板连接改良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车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