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门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密封腔体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9153.0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生;刘惠森;范继良;郭叶祥;王曼媛;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56 | 分类号: | C23C14/56;C23C16/54;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18 广东省东莞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结构 具有 密封 机构 | ||
1.一种腔门固定结构,用于对枢接于腔体上的腔门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压杆、第一转动轴、手轮以及卡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于所述腔体上的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延伸出的两侧块,所述底座对应两所述侧块的外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两所述侧块分别开有安装座轴孔,所述压杆一端夹持于两所述侧块之间,所述压杆对应所述安装座轴孔开有压杆轴孔,所述安装座轴孔与压杆轴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座轴孔以及所述压杆轴孔,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手轮并与所述手轮啮合,所述卡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腔门上,所述卡座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腔门并开设有与所述压杆相匹配的卡槽,转动所述压杆进入所述卡槽内并旋转所述手轮与所述卡座抵触从而实现将腔门固定于腔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朝向所述侧块凸伸出垫块,所述卡槽的槽口两侧凸伸出两相对的凸块,两相对的所述凸块形成卡持所述垫块的卡持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设有压杆轴孔的一端与所述侧块相对的两侧分别开有平槽,所述平槽与所述侧块之间夹有垫片,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还分别套设有一轴用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紧贴所述侧块的外侧壁。
4.一种密封腔体机构,包括腔体、腔门、铰链装置以及腔门固定结构,所述腔体的一侧具有一门框,所述门框开设有一窗口,所述腔门设于对应所述窗口处,所述铰链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门框固定,所述铰链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腔门固定,所述腔门通过所述铰接装置对所述窗口进行关闭或打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门固定结构包括安装座、压杆、第一转动轴、手轮以及卡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于所述腔体上的底座以及从所述底座延伸出的两侧块,所述底座对应两所述侧块的外侧分别设有安装孔,两所述侧块分别开有安装座轴孔,所述压杆一端夹持于两所述侧块之间,所述压杆对应所述安装座轴孔开有压杆轴孔,所述安装座轴孔与压杆轴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座轴孔以及所述压杆轴孔,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手轮并与所述手轮啮合,所述卡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腔门上,所述卡座的另一端凸伸出所述腔门并开设有与所述压杆相匹配的卡槽,转动所述压杆进入所述卡槽内并旋转所述手轮与所述卡座抵触从而实现将腔门固定于腔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腔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门框的所述腔门的内侧从内至外依次开设有相互平行的内圈凹槽、中圈凹槽及外圈凹槽,所述内圈凹槽内容设有内圈密封圈且所述内圈密封圈凸出所述内圈凹槽,所述外圈凹槽内容设有外圈密封圈且所述外圈密封圈凸出所述外圈凹槽,所述门框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朝向外界并与伸入外界的气管连通,关闭所述腔门时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圈凹槽对接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腔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凹槽以及所述外圈凹槽均呈燕尾结构,所述中圈凹槽呈方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腔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门的内侧还设有至少一个工艺孔,所述工艺孔贯穿所述内圈凹槽、中圈凹槽以及所述外圈凹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腔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门的内侧还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于所述外圈凹槽的外侧且与所述外圈凹槽平行,所述第四凹槽内容设有缠绕金属丝的第四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圈凸出所述第四凹槽。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腔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铰链座、铰链轴、铰链以及铰链垫片,所述铰链座包括与所述腔体固定连接的铰链底座以及从所述铰链底座延伸出的两铰链侧块,所述铰链侧块的上端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述铰链包括与腔门固定连接的外连接部以及铰链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所述铰链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设有通孔,所述铰链连接部设于两所述铰链侧块之间,所述铰链轴固定地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滑动地容设于所述腰形通孔中,所述铰链垫片套设于所述铰链轴上,并夹于所述铰链连接部与所述铰链侧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1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装置
- 下一篇:沉积材料形成镀层的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