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58921.2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朦;孙杰;郅健斌;张朝;徐礼学;张正珣;袁文生;刘丽娟;张慧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云朦 |
主分类号: | B60N3/08 | 分类号: | B60N3/08;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自动 收集 垃圾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
背景技术
如今社会中,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及私家车汽油对空气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们纷纷摒弃私家车改乘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使得公车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可是公交车上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设置垃圾桶。这就使得许多人在公车上很煎熬。当需要扔垃圾时人们不得不将垃圾放在身边,有些人甚至将垃圾随手扔在车上或者扔出窗外,这就破坏了公车环境,这是许多人极为厌恶的。因此就需要一种设置在公车上的可以自动移动到需要扔垃圾的乘客身边,并且自动躲避需要下车的乘客的车载自动收集垃圾的垃圾箱。但是目前这种垃圾箱尚未见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在应用时操作简便,用车载可充电电池供电,自动寻找需要丢垃圾的乘客,并且躲避需要下车的乘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它主要由轮子、底座、传动皮带、步进电机、垃圾箱、无线接收模块、控制芯片、位置反馈电路、电路板外壳组成;其中,所述底座是由钢制的框架搭建的构成一个活动的四杆机构,该机构两侧分别固定着两个轮子,底座的下方固定着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轮子;四杆机构是用中间对称安置两组弹簧;垃圾箱安装在底座上,通过步进电机和传动皮带与底座连接;在垃圾箱上设有电路板外壳,电路板外壳上设有位置反馈电路和无线接收模块。底座和电机由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的电机受控制芯片、位置统计电路的控制和影响。可以根据乘客需要自动随时的移动到有需要的乘客身边,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的三维立体图;
图2为底座的上视图;
图3为底座的前视图。
图中:1轮子、2底座、3传动皮带、4步进电机、5垃圾箱、6无线接收模块、7控制芯片、8位置反馈电路、9电路板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中,该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是分两部分放置的:轮子1、底座2、传动皮带3、步进电机4为运动装置,垃圾箱5、无线接收模块6、控制芯片7、位置反馈电路8、电路板外壳9为工作装置。当乘客需要扔垃圾时,乘客只需按下设置在乘客座位旁边的第一个开关按钮,开关按钮闭合后动作并传递给无线接收模块6,无线接收模块6就会产生对应信号,激励控制芯片7,控制芯片7接收到相应的信号,经过放大处理之后,带动步进电机4和位置反馈电路8动作,位置统计电路分析开关动作时的具体位置,即乘客的座位,到达指定位置去收取垃圾,垃圾入箱后自动启动控制芯片,重复以上动作并返回。
该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会自动躲避需要下车的乘客:乘客需要下车时,只需按下设置在乘客座位旁边的第二个开关按钮,第二个开关按钮闭合后动作并传递给无线接收模块6,无线接收模块6就会产生相应的信号,控制芯片7,控制芯片7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并处理之后直接传递给位置反馈电路8,位置反馈电路8会根据检测到的需要下车的乘客的位置为正在动作的车载自动收集垃圾机器人重新设定一条动作路线,可以躲避需要下车的乘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云朦,未经范云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8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