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电子致冷装置用组合式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54647.1 | 申请日: | 200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新;吴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建新;吴海港 |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贰群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电子 致冷 装置 组合式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电子制冷散热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与半导体制冷装置配套使用的组合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半导体电子制冷工作采用热管传热技术进行热端散热时,一般选用中空蒸发腔与热管循环管道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中空蒸发腔的一个平面与半导体电子制冷器热端贴合,利用蒸发腔进行工质气液相变。这样的散热装置焊点多,工艺及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的系数增大,影响产品的制冷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电子致冷装置用组合式散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工、使用方便、灵活,可靠性强,密封性好,成本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导体电子致冷装置用组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内部封装有工质,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的部分管路直接被该传热块紧密夹抱,传热块为分体式,该传热块具有一个可与半导体致冷装置的热端贴合得表面。
所述的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被传热块紧密夹抱的部分管路为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分管并联式结构。
所述的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也可为1个、2个或2个以上相并联式结构。
所述的传热块为分体式实体结构(也可为中空结构)。散热管被传热块紧密夹抱的部分管路的管壁与沟槽的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的分体式可为由设有对称沟槽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式传热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工、使用方便、灵活,可靠性强,密封性好,成本低的特点。
1.与半导体电子制冷装置热端贴合的传热块同时直接与内部封装有工质的独立、封闭、循环的散热管相贴合,传热块本身既可吸收、发散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又可将冗热通过贴合的散热管表面传导给散热管,引发散热管内工质的气液相变,起到快速冷却和散热作用
2.组合式传热块与热管是相互独立可拆分的部件,传热块与散热管不存在内部连通,仅通过表面相贴合,减少了焊接点,改善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3.工质封装在一个独立封闭循环的管路内,工质的气液相变是直接在封闭的管路内进行的,这样就不需要复杂的蒸发腔,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焊接点,显著降低了工质泄漏的系数。
4.根据散热的需要,可以采用叠加的方式灵活方便的将n个传热块与n-1套散热管组合在一起,增加传散热效率
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层叠加式(或称并联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1a--散热管,2、2a、3--传热块,4--半导体致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1内部封装有工质,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1可绕成多种形式,盘曲封闭独立循环式散热管1的部分管路直接被该传热块紧密夹抱,传热块为分体式;散热管1的部分管路被两块表面设置对称沟槽的组合式实体传热块2、3紧密夹抱在沟槽里,管路的外管壁与沟槽的表面紧密贴合,组合式传热块的其中一块的一个表面与半导体致冷装置4的热端贴合。被传热块紧密夹抱的部分管路为两根分管并联式结构。
在图3中,两套散热管1、1a的部分管路被三块表面设置对称沟槽的组合式实体传热块2、2a、3紧密夹抱在沟槽里,管路的外管壁与沟槽的表面紧密贴合,组合式传热块的其中一块的一个表面与半导体致冷装置4的热端贴合。
传热块本身既可吸收、发散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又可将热量通过相贴合的散热管管壁传导给散热管,继而引发散热管内工质的气液相变,起到快速冷却和散热作用。根据散热的需要,可以采用叠加的方式灵活方便的将n个传热块与n-1套热管组合在一起,增加传散热效率。该装置结构和工艺简单合理,加工、装配方便灵活,成本低,扩展性强,焊点少,密封性好,有效降低工质泄露的系数,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建新;吴海港,未经许建新;吴海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红外线烘烤装置
- 下一篇:保持架盖的冲孔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