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52051.8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安振杰;刘丽娜;张云兴;谈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业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激光 光纤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应用在染料激光器的泵浦激光功率合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研制一直是激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存在散热困难、热致双折射、热透镜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等问题,高重频短脉宽的百瓦级固体激光器的研制始终存在重大障碍,现有技术的激光器在获得大功率输出时,不可避免地遇到光学非线性效应、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及热损伤和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激光器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多束光纤至单根光纤的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包括多台耦合器,四台耦合器分别与四根小芯径光纤连接,四根小芯径光纤共同与一个多合一光纤连接头连接,多合一光纤连接头输出的激光照射在光束整形镜片组上,光束整形镜片组对入射的激光进行光束整形。
经整形后的激光入射至大芯径传输光纤中,大芯径传输光纤对激光进行长距离灵活传输,激光在大芯径传输光纤中经过传输后照射在整形装置上。
多合一光纤连接头由多个直径略大于光纤芯径的圆孔紧密排列组成,小芯径光纤通过焊接与圆孔连接。
光束整形镜片组发散的光束形成一个聚焦光斑,该光斑的直径要求小于大芯径传输光纤的芯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成本低。避免激光器在大功率输出时发生光学非线性效应、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及热损伤和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达到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的多合一光纤连接头示意图。
其中:
1耦合器 2小芯径光纤
3多合一光纤连接头 4光束整形镜片组
5大芯径传输光纤 6整形装置
7光束 8、9、10、11、12光束
13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装置,包括多台耦合器1,本实用新型采用四台。四台耦合器1分别与四根小芯径光纤2连接,四根小芯径光纤2共同与一个多合一光纤连接头3连接,多合一光纤连接头3输出的激光照射在光束整形镜片组4上,光束整形镜片组4对入射的激光进行光束整形,使发散的光束形成一个聚焦光斑,该光斑的直径要求小于大芯径传输光纤5的芯径。
经整形后的激光入射至大芯径传输光纤5中,大芯径传输光纤5对激光进行长距离灵活传输,激光在大芯径传输光纤5中经过传输后照射在整形装置6上,整形装置6将光纤输入的激光整形为具有特定要求的光斑,激光经整形装置6整形后照射在激光工作位置上。
如图2所示,多合一光纤连接头3由多个直径略大于光纤芯径的圆孔13紧密组成(本实用新型为四个),小芯径光纤通过焊接与圆孔连接,其作用是将小芯径光纤按紧密方式排列,通过该方式排列的光纤的输出光束最容易耦合进单根光纤。
整形装置6由四片不同曲率半径和厚度的透镜组成,其作用是是将光纤出射激光整形为具有近似均匀的平顶能量分布圆形光斑。
图中标号7~12表示激光光束传播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成本低。避免激光器在大功率输出时发生光学非线性效应、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及热损伤和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达到高功率多束激光光纤合成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52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壁挂式收藏彩超观片灯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