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半功率控制的LED恒流源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48276.6 | 申请日: | 200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鞠娣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控制 led 恒流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高输入电压的可半功率控制的LED照明恒流源,属于稳流电源技术领域。适用于延长LED照明光源,低成本实现半功率调光控制要求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实际需要和应用中,很多负载虽然功耗不大,但却要求所提供的电源电流、电压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同时要求对负载内的部分元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解决这类负载的供电通常是采用恒流或稳压电源,而且在电源电路中还需要加入对负载中某些元件在异常情况下的过电流保护电路,这就使得这类电源大多是元件多、电路复杂、功耗比例大。目前,LE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日常室内和户外照明的LED灯具也正越来越普及,但无法实现低成本半功率控制。虽然目前的LED的照度稳定性较好,发光亮度变化小,但是照明寿命短,其周边外围电路成本过高。另外,其消耗在外围电路上的功率相对于LED本身消耗的功耗比例大,常常是损耗功率占全部功率的20%~30%,使LED的节能省耗的优点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所以现有LED恒流源电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输入电压的可半功率控制的LED恒流源,从根本上解决现有LED照明寿命短,无法实现低成本半功率控制,恒流源电路周边外围电路成本过高、损耗功率较大等问题,对LED光源具有长寿命、低成本、可实现半功率调光控制、节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可半功率控制的LED恒流源包括电源电路、DC/DC变换电源电路、升压电路、反馈电路和半功率电路,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12v电压给DC/DC变换电源电路和半功率电路,所述DC/DC变换电源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源芯片U,为所述升压电路提供一个固定频率的PWM信号,所述反馈电路为所述DC/DC变换电源电路提供反馈,分别为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所述DC/DC变换电源电路根据反馈值的情况调整输出信号PWM的占空比,自动调整反馈过程使调整端电压、电流保持不变,所述半功率电路通过光耦U2的通断影响基准电压,从而改变负载电流,所述负载电流的大小由DC/DC变换电源芯片U1的15脚所接电阻的大小决定。
所述DC/DC变换电源电路的DC/DC变换电源芯片U1的1脚接采样电压,2脚接5v基准电压,16脚接采样电流,15脚接电流基准。1脚输出PWM信号,并通过两个三极管提高驱动能力,10脚悬空,2脚、13脚、14脚连在一起,11脚、12脚、8脚接12v电压。
所述反馈电路中电流采样通过一个大功率、低阻值的采样电阻R24串流在负载端实现。
所述半功率电路控制通过光耦U2的通断实现,改变分压电阻值的大小,以改变负载电流的大小。
所述电源电路中输入电压48v通过稳压二极管降为12v,为电路供电。
所述升压电路通过MOS管的通断,使储能电容反复充电,以提高负载电压,其中包含肖特基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高频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控制DC/DC变换管MOS,将直流加在负载上;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通过控制光耦的通断实现半功率;效率高,输入电压范围宽。综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可调整直流输出DC/DC变换电源为负载供电,通过半功率控制端的电平高、低方便实现全半功率的变化。通过电磁感应提升电压,实现高效率、高性能、宽输入电压。两路反馈电路实现恒压、恒流控制,对LED光源具有长寿命、低成本、可实现半功率调光控制、节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LED照明寿命短,无法实现低成本半功率控制,恒流源电路周边外围电路成本过高、损耗功率较大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鞠娣,未经鞠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48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