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打孔钻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950.8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磊;吴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益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5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打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钻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及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需打孔的场合,通常用的是电动打孔机,打孔机前端安有打孔钻,这类打孔钻的前端通常是由硬质合金组成,以达到切割打碎材料的目的,打孔钻钻头的周围是螺旋型的沟槽,用来将钻得的碎屑排出,四周也焊有合金刀刃,以提高打孔效果。但是这类打孔钻的缺陷是:直径都较小,一般直径小于60mm,通常用来打中孔或小孔,很多场合这类打孔钻不能使用,或打孔效果较差。如工厂车间安装大型机床,机床下面的水泥地面上需要打孔以便将机床的固定部位放入其中,这种孔一般直径在100~300mm之间,常用的打孔钻不能一次打孔成型,需多次打孔且效率很低。有时需要在钢筋混凝土上打孔,常常遇到取芯困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取芯方便且能够开大直径孔的金刚石打孔钻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若干个切削刀头均匀固定于金属圆筒基体的下端面上,金属圆筒基体的上端面上具有一凸台,凸台上设置螺纹通孔,金属圆筒基体的周围均布四个凹槽,两个斜形镂空通槽对称设置于金属圆筒基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金属圆筒基体周围的四个凹槽可以在取芯时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以便顺利取芯。如在钢筋混凝土上钻孔时有时会遇到钢筋卡在钻头中的情况,这时旋转钻头,将钢筋部分旋转到凹槽部分比较容易取出。
2、切削刀头中含有金刚石成分,比较锋利,能在较硬的材料上钻孔,钻孔过程相对于普通钻头比较平稳,极大地提高了对孔径的控制能力及孔壁的质量。
3、钻具的寿命较长,当切削刀头因故障而脱落或因长期使用而磨尽时,可以将备用的切削刀头焊在金属圆筒基体上继续使用。
4、如果要钻大孔则只需要将金属圆筒基体做成孔的大小,将切削刀头数量提高便可。
5、金属圆筒基体表面有两个斜形镂空通槽,在钻孔过程中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金属圆筒基体;2.切削刀头;3.斜形镂空通槽;4.凹槽;5.凸台;6.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若干个切削刀头2均匀固定于金属圆筒基体1的下端面上,金属圆筒基体1的直径为150-200mm,,高为160-280mm。切削刀头2是由金刚石颗粒及一些金属粉末以特定比例混合均匀后烧结而成的,烧结好后焊接在金属圆筒基体1的下端面上,切削刀头2的高度为8-15mm,厚度与金属圆筒基体1的筒壁厚度相同。切削刀头2的截面为圆弧状,其圆弧外轮廓与金属圆筒基体1外轮廓重合。将两个斜形镂空通槽3对称设置于金属圆筒基体1的侧壁上,可降低工作噪音。金属圆筒基体1的周围均布四个凹槽4,增大空间,便于取芯。金属圆筒基体1的上端面上具有一凸台5,凸台5上设置螺纹通孔6,螺纹通孔6由一大螺纹通孔及其周围的若干小螺纹通孔组成,使用时将金属圆筒基体1上端的凸台5通过法兰与电动钻孔机相配合,以螺栓相连,垂直于所钻物体进行作业,钻孔深度最大值为130-2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益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镇江益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