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包括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23104.3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子平;武凤荣;潘明军;胡国锐;蔡继春;杨帆;高歌;李晓飞;刘永亮;苏方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10;F01P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系统 包括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包括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上的运用,发动机的热负荷越来越大,机油冷却成为影响发动机性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的方式为循环水进行冷却,将机油冷却器的机油进口和出口与发动机的缸体进行连接,另外还需要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口和出口直接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这样需要在发动机的缸体上加工额外的冷却水接口。另外,采用上述方式安装机油冷却器不仅增加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成本,还需要单独的泵或其它液压供应装置,进一步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充分利用冷却水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和机油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水泵、散热器和机油冷却器通过多个水管构成冷却水循环通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通过将所述机油冷却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冷却水循环通路中,可以利用发动机散热冷却水作为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水,从而不必为机油冷却器设置单独的冷却水循环,简化了结构并且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节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1、水泵2、散热器3和机油冷却器4,发动机1、水泵2、散热器3和机油冷却器4通过多个水管构成冷却水循环通路。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水泵2、散热器3和多个水管,发动机1的冷却水出口、水泵2、散热器3、机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进口、机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出口和发动机1的冷却水进口通过所述水管依次连接以形成冷却水循环通路。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机油冷却器4位于发动机1和散热器3之间,使得从所述散热器3流出的冷却水首先经过所述机油冷却器4,再到达发动机1。另外,图1中仅显示了冷却水的流动路线,没有显示机油通过机油冷却器4进行冷却的机油循环流动路线。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动机1、水泵2、散热器3和机油冷却器4也可以通过其他顺序连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动机1位于机油冷却器4和散热器3之间,使得从散热器3流出的冷却水首先经过发动机1。另外,其它部件的连接顺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水同时起到冷却发动机和冷却机油的作用。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一方面,水泵2通过提高冷却水的压力,使得冷却水在由发动机1的冷却水出口、水泵2、散热器3和发动机1的冷却水进口构成的冷却水循环通路中流动,从而使冷却水在流经发动机1时带走发动机1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冷却水的流动将该热量带到散热器3,从而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另一方面,由于在连接散热器3和发动机1的冷却水进口之间还连接了机油冷却器4,在散热器3散热后冷却的水首先进入机油冷却器4,以用于冷却机油冷却器4中的机油(该过程将在下文中具体说明)。从机油冷却器4中流出的冷却水进而进入发动机1以再次进行循环流动。
机油冷却器4是用于冷却机油的装置,包括机油通道和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套设在所述机油通道外部,所述冷却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机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机油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发动机的机油出口和机油进口。也就是说,机油从发动机1流出,继而通过机油冷却器4的机油通道并回到发动机1。机油冷却器4对流经机油通道的机油产生冷却作用,具体地,冷却水通过设置在机油通道外部的冷却水通道流动,从而带走机油的热量,冷却机油。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冷却发动机的冷却水来冷却机油。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连接散热器3和发动机1的管路中还包括节流部件5,机油冷却器4通过节流部件5实现与散热器3和发动机1之间的连接,如图2所示,节流部件5包括第一管口5a、第二管口5b和第三管口5c和第四管口5d。第一管口5a和第二管口5b连通,第三管口5c和第四管口5d分别与第一管口5a和第二管口5b连通。第三管口5c和第四管口5d通过水管与机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进口和机油冷却器4的冷却水出口连接,第一管口5a通过水管与散热器3和发动机1中的一个连接,第二管口5b通过水管与散热器3和发动机1中的另一个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3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