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9377.0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许秋月;谢明华;迟永琳;埃里克·尼尔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崔华 |
地址: | 瑞典韦***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传统的机器人系统。如图1所示,机器人系统1包括机械臂系统10、控制器11和通过功率电缆和/或信号电缆12连接到控制器11的示教器13。控制器11接收来自示教器13的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控制机械臂系统10完成相应的动作。机械臂系统10和示教器13作为两个分离的部件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出于节约生产线的空间的考虑,有必要减小机器人系统的体积。具体来说,自70年代至今机器人示教器在体积上没有太多变化。当前,市场对产品小型化、可利用空间和工作环境优化的需求都对机器人系统小型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由此,现有的机器人系统至少具有如下的缺点:占用空间大、安装复杂、以及连接电缆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占用空间大、安装复杂、以及连接电缆过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机器人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机器人系统包括机械臂、用于支持机械臂的底座和固定到底座的示教器,并且在底座的外侧开有槽,用于收纳示教器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教器被固定到底座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教器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部件,其中所述壳体被固定到所述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教器的多个部件被 分离地固定到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通过连接件完成示教器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通过压配完成所述示教器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系统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连接所述示教器和所述控制器的电缆。
由此,减小机器人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并简化了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系统可移动性增强;工业应用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省空间,省去了现场安装时的连接,减少了因连接而引起的故障;以及抛掉了既长又复杂的通信电缆,由此缩短电缆长度。
此外,通过连接件或者压配和将示教器内嵌入槽中,示教器被固定到底座的表面。通过连接件将示教器固定到底座的表面,比如顶面或者侧面;示教器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部件,其中壳体被固定到底座。当然,示教器的多个部件也可以被分离地固定到所述底座。示教器和控制器通过电缆连接。
通过将示教器嵌入机器人的底座,使得机器人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传统的机器人系统;
图2A和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系统的示教器和底座集成前和集成后的示意图;
图3A、3B和3C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机器人系统立体图、侧视图和沿K-K的剖视图;和
图4A、4B和4C分别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机器人系统立体图、侧视图和沿E-E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和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器人系统的示教器和底座集成前和集成后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机器人系统2包括机械臂系统20和示 教器21。机器人系统2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通过电缆控制器接收来自示教器21的信号并且根据该信号控制机械臂系统20完成相应的动作。机械臂系统20包括机械臂200和支持机械臂200的底座201。如图2B所示,与图1所示的现有机器人系统不同,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系统2的示教器21与机械臂系统20的底座201集成,比如示教器21被固定在机械臂系统20的底座201的侧表面或者嵌入在底座201的表面所开的槽2010中。即,底座201不仅起到支持机械臂200的作用,而且还为示教器201的安放提供了空间。通过采用这种配置,即将示教器21和机械臂系统20合二为一,至少带来如下优势:
减小机器人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并简化了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从而系统可移动性增强;
工业应用现场安装方便快捷、节省空间,省去了现场安装时的连接,减少了因连接而引起的故障;以及
抛掉了既长又复杂的通信电缆,由此缩短电缆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散热组件加工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