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513.2 | 申请日: | 2009-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0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清作 |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B60P3/0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自行车 车架 | ||
1.一种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架,所述基架概呈U形,其具有一底杆及二一体设置于底杆两端的侧杆;
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概呈U形,其具有一横杆及二一体设置于横杆两端的结合杆,所述二结合杆端部分别枢设于所述二侧杆上,且所述二结合杆皆呈弯折状并具有一至少90度的弯折角;
一承置座,用以承载自行车的车轮,所述承置座借由一承置架而枢设于所述二侧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固定架,概呈U形,其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二侧杆上;以及一摆臂,其一端枢设于所述固定架上,其另一端则用以固定自行车的车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结合杆及所述固定架两端皆是可伸缩地枢设于所述二侧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于结合杆与侧杆之间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供夹置于侧杆上的C扣,所述第二本体则具有供结合杆穿设的穿孔,所述第一、第二本体相向的两面分别设置有可彼此咬合的环状齿,并借由一螺杆穿过第一、第二本体以调整所述第一、第二本体间的咬合力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于结合杆与侧杆之间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供夹置于侧杆上的C扣,所述第二本体则具有供结合杆穿设的穿孔,所述第一、第二本体相向的两面分别设置有可彼此咬合的环状齿,并借由一快拆机构穿过第一、第二本体以调整所述第一、第二本体间的咬合力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于固定架两端与侧杆之间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供夹置于侧杆上的C扣,所述第二本体则具有供固定架端部穿设的穿孔,所述第一、第二本体相向的两面分别设置有可彼此咬合的环状齿,并借由一螺杆穿过第一、第二本体以调整所述第一、第二本体间的咬合力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于固定架两端与侧杆之间设有枢接结构,所述枢接结构包括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供夹置于侧杆上的C扣,所述第二本体则具有供固定架端部穿设的穿孔,所述第一、第二本体相向的两面分别设置有可彼此咬合的环状齿,并借由一快拆机构穿过第一、第二本体以调整所述第一、第二本体间的咬合力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于横杆及底杆套设有至少一弹性护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座可朝所述二侧杆方向枢摆收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自行车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杆的弯折角以介于120度至150度为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清作,未经沈清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5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