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地形车后齿轮箱扭力释放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5984.X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雍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 齿轮箱 扭力 释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全地形车,具体是指一种全地形车的后齿轮箱扭力释放机构。
背景技术
习知全地形车设计主要可适于崎岖不平的恶劣地形驾驶,而该全地形车主要具车架、引擎、前、后轮、传动机构,并该引擎动力输出可令传动机构动作,并藉由传动机构带动后轮或前轮旋转行进。习知全地形车后轮的传动轴一般藉由后齿轮箱或链条传动,并该后齿轮箱或链条是连接引擎动力输出,可带动后轮传动轴旋转,而该后齿轮箱的传动方式可较链条传动方式更直接传动并具较佳效率。而习知后齿轮箱主要具传动轴输入引擎动力,并该传动轴连动传动齿轮,并于传动齿轮连动接合轴杆及后轮传动轴,并使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旋转时可令轴杆、后轮传动轴旋转并带动后轮行进。然而当全地形车于恶劣地形行驶时常有造成车体后轮腾空再落地情形,惟后轮腾空时因引擎仍持续输出动力令后轮传动轴高速旋转,当落地时该后齿轮箱及车体传动机构将承受远大于一般正常着地行驶的扭力,易造成后齿轮箱的齿轮组件及车体传动机构变形或损坏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后齿轮箱扭力释放机构,其可将如后轮因腾空、落地瞬间或其它场合产生的过大扭力释放,以避免后齿轮箱及车体的损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地形车后齿轮箱扭力释放机构,包括:一壳座;一传动轴,枢设于壳座上,具传动齿轮且连设引擎输入动力;一齿轮座,与传动齿轮连动,又于中央设置轴孔,并于对应轴孔轴向设置容置槽;一轴杆,穿插齿轮座轴孔并枢设于壳座上,并该轴杆与后轮传动轴连动接合,又于轴杆设置外螺纹部;一扭力释放机构,主要具数摩擦片、数压板、迫紧环,并该摩擦片、压板具套孔,并呈交错套置于轴杆上,并容置于齿轮座容置槽内,并摩擦片二侧分别与压板或容置槽底壁贴合,又齿轮座旋转时压板可对应旋转;又迫紧环具可螺合轴杆外螺纹部的螺孔,并藉由一迫紧螺栓螺合轴杆的外螺纹部并压迫压板使摩擦片二侧可与压板或齿轮座的容置槽底壁紧密贴合并具设定摩擦阻抗,使轴杆与齿轮座藉由该摩擦阻抗连动接合。
所述齿轮座于对应轴孔轴向二侧设置容置槽。
所述齿轮座的容置槽侧壁设置定位槽,又压板设置可嵌入定位槽的定位凸缘,并使压板可对应齿轮座连动旋转。
所述扭力释放机构还包括一迫紧垫圈,并该迫紧垫圈为具曲度盘形片体,并中央具可穿插轴杆的套孔;并令摩擦片、压板套置于轴杆上并设于齿轮座容置槽后再于最外侧压板上方套置迫紧垫圈,并该迫紧垫圈的外缘内面与压板贴靠,并中央轴孔位置与压板具间隔,又迫紧螺栓螺合轴杆的外螺纹部,并抵靠迫紧垫圈,并使迫紧垫圈压迫压板使摩擦片二侧可与压板或齿轮座的容置槽底壁紧密贴合并具设定摩擦阻抗。
所述轴杆一端与轴承接合位置可设置垫片,并该垫片可分别抵靠轴承内环及压板,并使压板不会抵触该轴承外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在全地形车引擎传输动力令传动轴动作时可令齿轮座、轴杆、后轮传动轴旋转以带动车体后轮行进,又当后轮于悬空后落地瞬间因高速旋转突然停止的扭力超出前述摩擦阻抗时可令压板对应摩擦片旋转,可释放扭力以防止轴杆承受该超出设定值扭力仍传导至齿轮座,藉此可避免后齿轮箱及车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壳座 2传动轴 21轴承
22轴承 23传动齿轮 3齿轮座
31外齿部 32轴孔 33容置槽
331定位槽 332底壁 34容置槽
341定位槽 342底壁 4轴杆
41轴承 411内环 412外环
42轴承 421内环 422外环
43外螺纹部 5扭力释放机构 51摩擦片
511套孔 52压板 521套孔
522定位凸缘 53迫紧垫圈 531轴孔
54迫紧环 541螺孔 6垫片
7后轮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雍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雍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5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硬双密封楔式闸阀
- 下一篇:射流快速冷却盘式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