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170.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镝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1/00 | 分类号: | B60S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在自行车车轮爆胎或瘪气时适合作为备用车轮使用的一种自行车备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已是城市中最普通、最简便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运动器材。现有的自行车一般都没有备用车轮,也很少有骑车人会备份车胎,在骑行过程中万一发生轮胎爆胎或漏气,如果自己不会补胎,就只能推到修车点修理,如果一时找不到修车点就会非常麻烦,推车过程既辛苦,又容易进一步损坏轮胎和钢圈。
目前有些高级运动自行车有带备用车轮的,其通常是改变自行车的结构,采用车轮互换技术,将整个车轮换掉再继续使用,其结构过于复杂,且备轮与自行车后轮规格相同,使得成本过高,对普通自行车来说不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备轮装置,可安装在普通的自行车上,在自行车爆胎或瘪气的情况下,可使用备轮装置继续骑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行车备轮装置,包括车架、龙头、车座、前叉、前轴、前轮、后叉、后轴、后轮、链轮、链条、曲柄、踏脚,其特征是,上述结构与前固定夹、前备轮支架、前备轮、链条过轮、带链轮后备轮、后备轮支架、铰支架、后固定夹、前备轮轴、后备轮轴构成一个整体,前备轮支架为一根拐杆,上端设有前固定夹,下端通过前备轮轴设置前备轮,前备轮支架在拐点处连接在前叉的前轴上,能绕轴转动,用前固定夹固定转动状态,使前备轮着地或收起,前备轮支架从与前轴连接处至前备轮顶端的长度大于前轮的半径;后备轮支架略呈拐杆形,上端设有后固定夹,下端通过后备轮轴设置带链轮后备轮,后备轮支架在拐点处连接在铰支架上,能绕铰支架转动,用后固定夹固定转动状态,使带链轮后备轮着地或收起,后备轮支架从与铰支架连接处至带链轮后备轮顶端的长度大于后轮的半径;在车架下面的固定杆上设有链条过轮,链条通过链条过轮能与带链轮后备轮连接。
所述的前备轮支架为一根直杆,上端设置前固定夹,下端通过前备轮轴设置前备轮,前备轮支架的前端连接在前轴上,能绕轴转动,用前固定夹固定转动状态,前备轮支架从与前轴连接处至前备轮顶端的长度大于前轮的半径。
转动前备轮支架前备轮能单轮着地,支起前轮,替代前轮的作用。
所述的后备轮支架为一根直杆,上端设置后固定夹,下端通过后备轮轴设置带链轮后备轮,后备轮支架的前端连接在铰支架上,能绕铰支架转动,用后固定夹固定转动状态,后备轮支架从与铰支架连接处至带链轮后备轮顶端的长度大于后轮的半径。
转动后备轮支架带链轮后备轮能单轮着地,支起后轮,替代后轮的作用。
转动前备轮支架和后备轮支架,使前备轮和带链轮后备轮同时着地,支起前轮和后轮,替代前轮和后轮的作用。
所述铰支架能固定在车架下面固定杆上的不同位置,以调节链条与带链轮后备轮连接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1)自行车通常使用时将前后备轮向上收起。
(2)当前轮爆胎或瘪气时,松开前固定夹,转动前备轮支架,放下前备轮并用前固定夹固定在前叉上,使前备轮着地,这时前轮被支起,这样,前备轮就可作前轮使用,可以继续骑行。
(3)当后轮爆胎或瘪气时,松开后固定夹,转动后备轮支架让带链轮后备轮着地,后固定夹会固定转动状态,这时后轮被支起,后备轮可作后轮使用,这时可以推行;如果要骑行,需断开原链条连接,将链条连接到带链轮后备轮上,这时就可以骑行。
(4)当前轮和后轮都爆胎或瘪气时,松开前后固定夹,转动前后备轮支架让前备轮和带链轮后备轮着地,这时前轮和后轮被支起,前备轮作为前轮使用,后备轮作为后轮使用,使用方法同上。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的积极效果是:在自行车的原来结构上增加了新的结构,使普通自行车具备了备轮装置;且结构简单合理,容易生产实施,适用范围广,不管是前轮还是后轮爆胎或瘪气,都可以继续骑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使用备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B-B向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备轮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车架,2、前固定夹,3、前轴,4、前备轮支架,
5、前备轮,6、链条过轮,7、链条,8、带链轮后备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材十八辊冷轧机侧压辊系支持结构
- 下一篇:通风柜回风的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