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备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0170.7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镝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S11/00 | 分类号: | B60S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装置 | ||
1.一种自行车备轮装置,包括车架(1)、龙头、车座、前叉、前轴(3)、前轮(13)、后叉、后轴、后轮(15)、链轮、链条(7)、曲柄、踏脚,其特征在于,上述结构与前固定夹(2)、前备轮支架(4)、前备轮(5)、链条过轮(6)、带链轮后备轮(8)、后备轮支架(9)、铰支架(10)、后固定夹(11)、前备轮轴(12)、后备轮轴(14)构成一个整体,前备轮支架(4)为一根拐杆,上端设有前固定夹(2),下端通过前备轮轴(12)设置前备轮(5),前备轮支架(4)在拐点处连接在前叉的前轴(3)上,能绕轴转动,用前固定夹(2)固定转动状态,使前备轮(5)着地或收起,前备轮支架(4)从与前轴(3)连接处至前备轮(5)顶端的长度大于前轮(13)的半径;后备轮支架(9)略呈拐杆形,上端设有后固定夹(11),下端通过后备轮轴(14)设置带链轮后备轮(8),后备轮支架(9)在拐点处连接在铰支架(10)上,能绕铰支架(10)转动,用后固定夹(11)固定转动状态,使带链轮后备轮(8)着地或收起,后备轮支架(9)从与铰支架(10)连接处至带链轮后备轮(8)顶端的长度大于后轮(15)的半径;在车架(1)下面的固定杆上设有链条过轮(6),链条(7)通过链条过轮(6)能与带链轮后备轮(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备轮支架(4)为一根直杆,上端设置前固定夹(2),下端通过前备轮轴(12)设置前备轮(5),前备轮支架(4)的前端连接在前轴(3)上,能绕轴转动,用前固定夹(2)固定转动状态,前备轮支架(4)从与前轴(3)连接处至前备轮(5)顶端的长度大于前轮(13)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前备轮支架(4)前备轮(5)能单轮着地,支起前轮(13),替代前轮(13)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备轮支架(9)为一根直杆,上端设置后固定夹(11),下端通过后备轮轴(14)设置带链轮后备轮(8),后备轮支架(9)的前端连接在铰支架(10)上,能绕铰支架(10)转动,用后固定夹(11)固定转动状态,后备轮支架(9)从与铰支架(10)连接处至带链轮后备轮(8)顶端的长度大于后轮(15)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后备轮支架(9)带链轮后备轮(8)能单轮着地,支起后轮(15),替代后轮(15)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前备轮支架(4)和后备轮支架(9),使前备轮(5)和带链轮后备轮(8)同时着地,支起前轮(13)和后轮(15),替代前轮(13)和后轮(15)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备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支架(10)能固定在车架(1)下面固定杆上的不同位置,以调节链条(7)与带链轮后备轮(8)连接时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01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材十八辊冷轧机侧压辊系支持结构
- 下一篇:通风柜回风的净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