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连烘干脱须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7328.5 | 申请日: | 200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瞿显友;杨秀凡;陈明先;银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A61K36/7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侯懋琪 |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连 烘干 脱须机 | ||
1.一种黄连烘干脱须机,包括滚筒(1)、∩形加热罩(2)、框架(3)、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电机组(5)、前车架(6)、后车架(7)和传动轴(8),其特征在于:∩形加热罩(2)和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按纵向开口相对地固定在框架(3)上,∩形加热罩(2)和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所围空间形成烘干室,滚筒(1)置于所述的烘干室内;框架(3)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导轨,前车架(6)和后车架(7)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个导轨上;电机(5)置于后车架(7)上;滚筒(1)的中心轴位置设有传动轴(8),传动轴(8)一段置于滚筒(1)内并与滚筒(1)同轴固定;传动轴(8)的另一段从滚筒(1)底部伸出穿过一轴承(8-1)后与电机组(5)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滚筒(1)开口端与前车架(6)转动连接,轴承(8-1)固定在后车架(7)上;滚筒(1)通过前车架(6)和后车架(7)在烘干室内移进或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连烘干脱须机,其特征在于:滚筒(1)为一段小径圆柱形筒体(1-3)、一段圆台形筒体和一段大径圆柱形筒体依次连接构成的组合形筒体;小径圆柱形筒体(1-3)段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导轨(1-4);大径圆柱形筒体为框架结构,由支架(1-5)、钢条(1-1)和筛网(1-2)构成,支架(1-5)为圆柱形框架,支架(1-5)一端与滚筒(1)的后底板(1-7)连接,支架(1-5)另一端与圆台形筒体下底面边缘连接,支架(1-5)外壁由筛网(1-2)包裹,后底板(1-7)封闭;钢条(1-1)固定在支架(1-5)内壁上,按螺旋方式单向设置,钢条(1-1)在滚筒(1)内壁上呈螺纹状突起;钢条(1-1)为1~20条均匀设置;筛网(1-2)的孔直径为20~50mm;滚筒(1)内的传动轴(8)轴身上沿径向设置有多根连接杆(1-6),连接杆(1-6)外端与支架(1-5)固定;
前车架(6)上部设置有两个转轮(6-1),两个转轮(6-1)的转动轴与前车架(6)行进方向平行,两个转轮(6-1)的圆面在同一平面内,两个转轮(6-1)的圆心距小于环形导轨(1-4)直径,转轮(6-1)的轮缘内凹并与环形导轨(1-4)匹配;环形导轨(1-4)可在前车架(6)的转轮(6-1)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连烘干脱须机,其特征在于:∩形加热罩(2)由2个以上的拱形风道(2-1)并列固定在支撑架(2-3)上组成,拱形风道(2-1)成∩形;∩形加热罩(2)的拱形风道(2-1)的两个接口(2-2),分别连接加热炉和排气通道;支撑架(2-3)下部固定在框架(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连烘干脱须机,其特征在于: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纵向长度、滚筒(1)纵向长度和∩形加热罩(2)纵向长度,三者匹配;沿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机身纵向的一端设有排渣孔(4-1),另一端设有驱动装置(4-3),螺旋机本体(4-2)沿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纵向设置;V形排渣螺旋输送机(4)的挡板(4-4)上部固定在框架(3)上,在挡板(4-4)上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根排气管(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未经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73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底炉炉底传动装置
- 下一篇:烟气特殊成分捕集用玻璃纤维滤片干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