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高压电力线路的导线行走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02646.2 | 申请日: | 200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富;陈家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方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高压 电力 线路 导线 行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八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施工中的高空行进作业设备,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超高压电力线路的导线行走车。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中的间隔棒是用来防振、分隔各子导线和防止导线间的鞭击的。因此,在电力线路多分裂导线架线施工建设中,必须有一项安装间隔棒的作业,早期是由人力出线安装的,对出线人员的高空作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作业劳动强度大。近年来国内各电力机具生产厂家生产的四线飞车或六线飞车虽然减轻了人力出线劳动强度,但是现在我国电网系统升级到百万伏的特高压,这种四线飞车或六线飞车并不适用于特高压线路的八分裂导线的电力线路。
目前,在中国专利网站上公开了申请号为“200810050294.3”的“特高压线路多功能组合式飞车”,它包括底座、框架、驱动轴、驱动轮、支撑轮,框架由前后两套支撑臂构成,前后两套支撑臂与底座铰接,支撑臂的横梁下面设有两个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一根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设有驱动轮,驱动轮连接动力输出机构,两个轴承座下面各自连接两个由丝杠控制其张开或合拢的活动臂,每个活动臂上都设有与上面驱动轮相对应的夹紧小轮。但是这种结构的飞车存在以下的缺点:由于其驱动轮平行安装在驱动轴的两端,导线位于驱动轮与夹紧小轮之间,这样,驱动飞车行走的驱动力仅靠导线与位于其上部的驱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因此,当飞车载重大时,这种驱动力根本无法实现飞车的行走,换句话说,这种结构的驱动飞车在导线上行走的驱动力较小,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力较大、能提高施工效率的用于超高压电力线路的导线行走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超高压电力线路的导线行走车,包括筐架、驱动机构、收紧器和挂于导线上的挂轮组,所述的挂轮组与筐架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在筐架上,所述的收紧器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筐架连接,所述的驱动机构为两组,分别位于筐架的两侧;每组驱动机构包括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所述的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分别位于导线的上下两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在驱动机构中设置了上下两组驱动轮,在与导线压紧后的摩擦力为上下驱动轮与导线摩擦力的总和,大大增加了驱动行走车前行的驱动力,从而可以增加行走车承载的重量,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每组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架,所述的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分别通过轴与连接架的两端连接,所述的两个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驱动机构中的驱动液压马达连接在连接架上,并且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下驱动轮的轴连接;所述的连接架的下端与筐架铰接,所述的收紧器的一端铰接在连接架的中部。采用这种结构后,使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与导线之间的压紧力可以调节,这样驱动力可以根据实际行走车的承载量来进行调节,非常方便;同时,驱动轮的输入力是由单独的液压马达来提供的,并不与行走车的总动力源相关,因此控制十分方便、节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筐架上还连接有过障碍机构,所述的过障碍机构包括油缸、转臂、滑轮,所述的转臂为呈T形的横梁和竖梁连接而成,所述的油缸连接在筐架上,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在竖梁中部,竖梁的底端与筐架铰接,横梁的两端各连接有滑轮,所述的滑轮挂于导线上。采用这种结构后,行走车通过障碍时十分方便、行走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超高压电力线路的导线行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挂轮组;2、导线;3、驱动机构;31、上驱动轮;32、连接架;33、驱动马达;34、下驱动轮;4、滑轮;5、转臂;51、竖梁;52、横梁;6、筐架;7、油缸;8、收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以八根导线的电力线路举例来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方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方电力机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2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平衡电路
- 下一篇:一种手车柜的接地开关锁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