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643.5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汉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T7/12;B62D6/00;B62D1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智能 控制系统 | ||
1.一种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由液压电源开关总成和自动转向控制总成构成,其结构特征是:泵体(10)内设有活塞(8),活塞(8)的一端与油腔(9)和油管(11)相通,另一端紧靠弹簧(12)端部,弹簧(12)的另一端紧靠垫片(13),调压螺栓(1)从泵盖(2)上旋入顶紧垫片(13),限位螺栓(7)的末端伸入活塞(8)的环形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3)的正极在控制电路(15)中分别与电源开关定触点(5)、断电延时继电器(37)的输入端和换相开关(14)的其中一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开关动触点(6)与断电延时继电器(3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断电延时继电器(37)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分别与A传感器(36)、B传感器(26)、C传感器(21)、D传感器(33)、左继电器(35)、右继电器(23)、左开关(32)和右开关(2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左继电器(35)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分别与A电磁铁(34)和右开关(27)连接,右继电器(23)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分别与C电磁铁(25)、左开关(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3)的负极分别和断电延时继电器(37)、A传感器(36)、B传感器(26)、C传感器(21)、D传感器(33)、左继电器(35)、右继电器(23)、A 电磁铁(34)、B电磁铁(31)、C电磁铁(25)、D电磁铁(28)、换相开关(14)的其中一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相开关(14)的动触点置于前拨叉(22)的分叉端中间,前拨叉(22)无分叉端置于左开关(32)和右开关(27)拨杆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后拨叉(30)的分叉置于左开关(32)和右开关(27)拨杆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A电磁铁(34)与C电磁铁(25)相向安装,B电磁铁(31)与D电磁铁(28)相向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避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左开关(32)和右开关(27)并列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汉钦,未经杨汉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6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