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射反射配光一体化LED路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9619.X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鹿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4;F21V15/02;F21V17/00;F21V23/00;F21V29/00;F21Y101/02;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射 反射 一体化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确切的说是一种折射反射配光一体化LED路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以及各国政府的积极态度,我国政府亦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特别近期又推出了“十城万盏”计划,LED照明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但就目前而言LED照明产品还存在着一些足以制约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LED定向发光的特性让科技工作者对其光的利用率产生了大胆的展望,目前常见的LED道路照明灯具在配光上大体采用了安装角配光、反光器配光以及透镜配光三种模式,其总体配光效果和利用率均优于钠灯等常规传统光源,但仍存在着光斑不理想、光的利用率、照度和均匀度不高以及眩光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配光透镜折射配光、反光器反射余光以提高照度和照度均匀度、减少眩光的折射反射配光一体化LED路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射反射配光一体化LED路灯,由一体化灯壳散热器、LED光源、配光透镜、反光器和驱动电源等构成,一体化灯壳散热器构成灯具主体骨架,散热器、驱动电源盒以及灯具安装固定组件依次连接,LED光源固定安装于灯壳散热器中心部位传热铝基板下端安装平面,纵横交错的散热片形成通孔网格状分布在其周边,配光组件安装于LED光源下方并由螺丝固定连接于传热铝基板,配光组件与传热铝基板间密封处理使两者间形成密闭的光源腔,LED光源置于其内,驱动电源固定于灯壳散热器驱动电源盒内,驱动电源输入端外接电网,输出端与LED光源导线连接,穿线孔处密封处理。
所述的一体化灯壳散热器采用铝材一次压铸成型,包括散热器、驱动电源盒以及灯具安装固定组件,纵横交错的散热片形成通孔网格状,散热器中心部位设传热铝基板,传热铝基板下端面为安装平面,传热铝基板上端面设横向或纵向散热片并与网格状散热片形成一个整体,传热铝基板厚度设置为0.5-2厘米之间,其上设安装LED光源和配光组件的螺丝孔以及供走线用的穿线孔,散热片的厚度为1-5毫米,高度为1-10厘米,间距为0.5-2厘米;通孔散热器边框与驱动电源盒相连,驱动电源盒设上盖并由螺丝于电源盒相连配合;灯具安装固定组件与驱动电源盒另一端相连,两者间设穿线过孔。
所述的LED光源由大功率LED芯片集成封装制作而成,LED芯片通过导线串联或者并联组成距阵排布并置于模块支架内形成LED光源模块,并设置有两个面,一个发光面和一个导热面,导热面由热阻小的金属制成,其上应包含与灯具散热器连接的螺丝孔,导热面通过螺丝和导热胶连于传热铝基板下端面。
所述的配光透镜由玻璃或树脂类材料模压成型,包括入射面、出光面以及安装翼环。
所述的反光器由金属类或硬质塑料模压成型,内表面经镀膜镜面处理形成反射面。
所述的驱动电源为AC/DC或DC/DC恒流稳压源,输出电压和功率与LED光源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配光组件采用配光透镜和反光器共同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能更好的控制光斑效果,达到理想的光照均匀度,减少眩光,同时纵横交错的散热片形成通孔网格状,网格中的通孔可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效提高散热效率,极大的降低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体化灯壳散热器示意图;
图3:为配光透镜和反光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附图中所指图例
1、一体化灯壳散热器 11、散热片
12、通孔 13、传热铝基板
14、光源安装螺丝孔 15、配光组件安装螺丝孔
16、穿线孔 17、驱动电源盒
18、灯具安装固定组件 2、LED光源
3、配光透镜 4、反光器
5、驱动电源 6、上盖
7、密封圈 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鹿,未经黄金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9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