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具有压缩机的发动机的燃料蒸汽抽取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6413.1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士·迈克尔·克恩斯;拉尔夫·韦恩·坎宁安;托马斯·G·利昂;戈皮昌德拉·苏尼拉;罗斯·戴克斯特拉·珀西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F0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执***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具有 压缩机 发动机 燃料 蒸汽 抽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从用于具有进气压缩机的内燃发动机的罐抽取燃料蒸汽。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申请2007/0227515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存储和抽取来自罐的燃料蒸汽的系统。该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使用压缩机的输出向燃料蒸汽存储罐提供正压力的方法。该正压力用于将燃料蒸汽移至压缩机的入口,清除了罐中的燃料蒸汽。
上述系统也具有缺点。例如,该系统使用来自压缩机的输出从罐抽取燃料蒸汽,而罐蒸汽引导至压缩机入口。因此,在罐抽取期间进入罐中的空气已包含燃料,从而降低了抽取效率。
发明人在此认识到上述缺点且研发了提供实质改进的系统和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可以增加燃料蒸汽罐抽取效率,并可在高发动机负荷工况下抽取,及可以减少燃料沉积的抽取车辆燃料蒸汽存储罐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一种改进具有压缩机的发动机的燃料蒸汽抽取的系统实现,该系统包括:内燃发动机;调节到内燃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的节气门;在发动机进气系统内位于节气门上游的压缩机;及在压缩机下游的第一位置处与发动机进气系统连通且在节气门下游的第二位置处与发动机进气系统连通的燃料蒸汽罐。
跟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向所述燃料蒸汽罐的管道中的第一阀,和设置在从所述燃料蒸汽罐通向所述节气门下游的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内的位置的管道中的第二阀。
跟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阀和第二阀配置为操作使得通过使空气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流到所述节气门下游的第二位置来抽取所述燃料蒸汽罐的燃料蒸汽。
跟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燃料箱与所述燃料蒸汽罐之间连通的管道,和阻止燃料蒸汽从所述燃料蒸汽罐流到燃料箱的阀。
跟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配置为如果所述燃料蒸汽罐内的压力超过阈值时就使所述燃料蒸汽罐排气的压力释放阀。
跟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压缩机上游的位置处使燃料箱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连通的管道。
上述系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系统的至少一些缺点。
当进气压缩机用于以新鲜空气加压燃料蒸汽存储罐时,通过具有该进气压缩机的发动机可以有效地抽取燃料蒸汽存储罐。当空气通过压缩机时,该压缩机加热新鲜空气。当空气通过罐时,加热空气提高了从罐到空气的燃料解吸率。加压的罐可以与发动机进气歧管通气,其中燃料蒸汽可被引入发动机汽缸且燃烧,即使进气歧管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若干优点。即,该系统可以增加燃料蒸汽罐抽取效率。此外,该系统可以在高发动机负荷工况下抽取。另外,该系统可以减少当燃料蒸汽在进气歧管上游的位置处被引入发动机时在进气系统中形成的燃料沉积。
当单独描述或结合附图描述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和其他优点及特征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2是改进燃料蒸汽抽取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例燃料蒸汽罐抽取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示例燃料蒸汽罐抽取系统的替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单独或参考附图阅读在此称为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的示例,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本文中所述的优点。
参考图1,包括多个汽缸(其一个汽缸如图1所示)的内燃发动机10由电子发动机控制器12控制。发动机10包括燃烧室30和具有活塞36定位在其中并连接到曲轴31的汽缸壁32。燃烧室30如图所示通过相应的进气门52和排气门54与进气歧管44和排气歧管48连通。每个进气门和排气门由机械驱动凸轮130操作,该机械驱动凸轮130可以包括实现可变气门正时和/或可变气门升程的机构。替代地,进气门和/或排气门可由电动气门或液动气门操作。
空气从进气道42供应到燃烧室30。空气进入进气道42且被压缩机46压缩。压缩机46可以是涡轮增压器或机械增压器。压缩的空气离开压缩机46,且当其通过中间冷却器47时被冷却。到进气歧管44内的空气流量由节气门125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电机磁悬浮推力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