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单向器闷塞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9400.1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2 | 分类号: | F02N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单向 器闷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单向器闷塞,特别是涉及一种闷塞后端部一侧为坡面的发动机单向器闷塞,属汽车、摩托车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和摩托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发动机单向器闷塞是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也是一种易损部件。如图1(A)、(B)、(C)所示,现在摩托车所使用的发动机单向器,包括外环、内环和齿轮等,闷塞安装在外环的横向直孔内,闷塞与弹簧配合时,容易造成弹簧在内孔的的扭曲,导致滚柱转动不灵活,严重时会发生单向器的失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单向器闷塞,闷塞与弹簧配合时,不会造成弹簧在内孔的的扭曲,不会导致滚柱转动不灵活,缩减了工艺,减少装配的难度,降低了单向器的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单向器闷塞,包括闷塞主体,闷塞主体为一体结构;闷塞主体包括后端部、前颈部和前端部,前颈部在后端部、前端部之间,后端部、前颈部和前端部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后端部为圆柱体形,后端部一侧为坡面;前颈部为圆柱体形,前颈部圆柱体直径小于后端部圆柱体直径,前端部为圆锥体或球面体。
所述闷塞主体前端部为圆锥体。
所述闷塞主体后端部坡面与闷塞主体后端面的交点在闷塞主体中心线上。
所述闷塞由氯丁橡胶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闷塞由45#钢改为氯丁橡胶制造,并进行了结构改进,节约了成本,又缩减了工艺,减少了装配的难度;
(2)闷塞与弹簧配合时,不会造成弹簧在内孔的的扭曲,不会导致滚柱转动不灵活,降低了单向器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附图1(A)原产品主视放大图;
附图1(B)原产品和外环、齿轮安装主视图;
附图1(C)原产品和外环、齿轮安装左视剖视图;
附图2(A)本实用新型主视放大图;
附图2(B)本实用新型俯视放大图;
附图2(C)本实用新型和外环、齿轮安装主视图;
附图2(D)本实用新型和外环、齿轮安装左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闷塞主体 11后端部 12前颈部 13前端部 2外环 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A)、(B)、(C)、(D)所示,一种发动机单向器闷塞,包括闷塞主体1,闷塞主体1为一体结构;闷塞主体1包括后端部11、前颈部12和前端部13,前颈部12在后端部11、前端部13之间,后端部11、前颈部12和前端部13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后端部11为圆柱体形,后端部11一侧为坡面;前颈部12为圆柱体形,前颈部12圆柱体直径小于后端部11圆柱体直径,前端部13为圆锥体。闷塞主体1后端部11坡面与闷塞主体1后端面的交点在闷塞主体1的中心线上。闷塞主体1安装在外环2的横向直孔内,外环2和齿轮3固定安装在一起,闷塞主体1改过去的45#钢材料为氯丁橡胶,既节约成本,又缩减了工艺,减少装配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单向器的故障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肿镇痛的外用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燃纤维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