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自动导引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1347.0 | 申请日: | 2009-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99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刘晋川;杨瑞;苏国萃;贾志平;姚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 |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3/14;B60L1/00;B60R16/02;G01S17/08;G01S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自动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自动导引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集装箱运输业迅猛发展。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已达1.26亿标准箱。在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过程中,港口建设和起重运输设备的技术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5年,上海港某码头建设完成了国内首个集装箱空箱自动化无人堆场,该自动化堆场的水平运输是采用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空中接力的方式完成的,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装箱水平自动化运输功能。
在国外,自从荷兰鹿特丹ECT公司1993年在其一码头开始采用水平自动运输系统以来,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港口也相继开始使用,采用无人驾驶的集装箱自动导引车承担码头前沿到堆场的集装箱水平运输工作,推动了码头集装箱运输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此种类型的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在我国还没有应用实例。目前,国外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均采用柴油-液压驱动形式,以柴油机驱动液压泵实现行走、转向和制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在上述背景技术下提出的一种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它是集装箱水平自动运输系统的一部分,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在集装箱码头运行,完成从码头到堆场的集装箱自动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集装箱自动导引车主要由柴油发电机组、大车运行机构、转向机构、制动装置、防碰撞保护装置、自主决策控制装置、精确定位装置、遥控装置组成。自主决策控制装置装设在车体内,控制大车运行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装置动作。结构架的上平面用于存放集装箱,下平面通过悬挂装置支承在大车运行机构上。柴油发电机组装设在结构架一侧,为整车提供动力。悬挂装置的上部与结构架相连,底部与大车运行机构相连,用于减少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车体前后两侧设有防碰撞保护装置,有效吸收车体的碰撞能量。精确定位装置在定位导航系统信号遮挡严重并需要精确定位时对集装箱自动导引车进行定位,装设在车体一侧,为激光测距定位。遥控装置用于控制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在无定位导航信号的区域行驶、转向、制动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柴油-电力驱动方式,前后车轮分别驱动,使得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前后车轮的分别控制;采用全四轮转向,使得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伺服控制使转向角度更加精确;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外形图。
图2是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外形图的A-A视图。
图3是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定位导航及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中,1.集装箱;2.结构架;3.精确定位装置;4.防碰撞保护装置;5.大车运行机构;6.悬挂装置;
图2中,7.转向机构;8.自主决策控制装置;9.制动装置;10.转向油缸;11.转向驱动桥;12.车轮;13.变频电机;14.柴油机;15.液压油泵;16.发电机;
图3中,17.遥控装置操作手柄;18.遥控装置发射器;19.遥控装置接收器;20.集装箱自动导引车;21.定位导航系统;22.无线通讯装置;23.中央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局限于附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未经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系统机电工程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1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改良结构
 - 下一篇:空管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布网优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