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压流量调节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7701.2 | 申请日: | 2009-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敏 |
| 主分类号: | G05D7/01 | 分类号: | G05D7/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调节器 | ||
1.一种储压流量调节器,由盖体、主体、底盖与密封件组成,主体是由内芯与储液室构成,储液室为满足不同的流量及流出液体的可视形状需求又可以分为单室与多室结构,其特征是:盖体的上部与管网末端相连,其下部与主体连接,盖体的上部与外界相连处配有密封垫圈,其下部与主体间也配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中嵌入滤网,其滤网的孔眼小于底盖出液孔的直径,在多储液室结构中的盖体上有限位控制槽,在相应主体上有限位控制销,主体中的储液室又分为单室与多室结构,主体中的内芯为柱状,中心有孔而下端封闭,下端中心凹陷且四周有通道,在柱状内芯周边有螺旋状斜槽,以保证从内芯中心孔进入的液体能够在内芯侧面开口处顺延该槽经下端的通道汇集于内芯下端中心凹陷处并从储液室底部的中心孔流出,在内芯中上部有与储液室密封用的横槽,以便安放密封件,依据储液室数量的不同,底盖可分为一个或多个,单储液室结构只用圆状底盖,多储液室结构用圆状底盖与环状底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圆状底盖四周有出液槽,中心有孔,中心孔四周有多棱柱体,圆状底盖内侧与主体螺旋相连;环状底盖的外侧有出液槽,内侧与主体螺旋相连,圆状底盖内侧组成双储液室的截面、三储液室中的过液板截面、环形底盖截面均为弧形,外低内高,内芯下端中心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圆状底盖中心孔的孔径为5.0mm~10.0mm,高度为3.0mm~10.0mm;单储液室底部出液孔的孔径为1.5mm~3.5mm,出液孔的外侧应为斜面或曲面;圆状底盖外侧出液槽的孔径为0.8mm~2.5mm,数量为15~25个,且均匀分布;环状底盖外侧出液槽的孔径为0.8mm~2.5mm,数量为25~45个,且均匀分布;双储液室内部过液孔的孔径为2~4mm,数量少于10个,三储液室内部过液孔的孔径为2~4mm,数量少于15个,过液孔应靠近外侧;双储液室与三储液室内部间的过液孔孔径为3~5mm,数量少于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柱状内芯中心孔的孔面积大于柱状内芯四周螺旋状斜槽的横截面积之和;柱状内芯四周螺旋状斜槽的横截面积之和大于其下端与中心凹陷相连的通道横截面积之和;柱状内芯下端与中心凹陷相连的通道横截面积之和大于单储液室底部出液孔的孔面积;柱状内芯与单储液室主体间密封用的横槽位于柱状内芯螺旋状斜槽上端其侧面开口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盖体上部的盖体进液孔面积大于底盖上所有出液孔面积之和,其进液孔面积是出液孔面积之和的2~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密封垫圈厚度应在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压流量调节器,其特征是:柱状内芯的高度略低于储液室的高度,相差小于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敏,未经王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77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灭火装置
- 下一篇:圆形过模波导紧凑型多级高次模滤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