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45954.6 | 申请日: | 2009-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铨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刚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识 物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粘附物件,尤其是有关于一种标识用物件。
背景技术
记事本、便条纸以及备忘录等,都是做为辅助记忆的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可以不用花脑力去记忆日常一些琐碎的事,一来不易错,二来能更善用脑力于其他创意或规划上。
目前许多容器、器材或设备上都附有标识的区块(如酒标或设备使用说明等),用以标识相关事项。但常在使用一阵子后,常因污损或重复书写的原因而难于辨识。
如何能随时随地于所需要的常物件或物体上标识文字或图案,并能重复使用,是现今欲克服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识用物件,除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外,更能重复使用,而能兼顾环保目的的标识用物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标识用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采用可吸附材质制成的粘附部;
一用以书写标识用文字或图案的标识部;以及
所述标识部通过一固定部固定于粘附部上。
其中,固定部与粘附部为一体成型或整合结构。
其中,还包含一防护部,覆盖在标识部上。
其中,防护部为半透明或透明材质。
其中,粘附部、固定部及防护部两两或全部为一体成型或整合结构。
其中,粘附部、固定部及防护部的部份或全部为可替换及可拆卸结构。
其中,固定部的一至多侧设置有可使标识部置入固定部内的开孔。
其中,所述开口设置有闭合物件。
其中,闭合物件为拉链、粘链、钮扣、吸附磁铁、卡合件、钉、粘合件、绳或针。
据此结构,让使用者可以于标识部上书写标识用文字或图案,然后通过固定部来将其固定于粘附部上,然后再将粘附部粘附于所需要的物件、物体或人体上。
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可应用于酒标或饮料标、警示或提醒,以及任何需要标示的物件,可即用即撕(重复粘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携带及使用方便,并能重复使用,而能兼顾环保的目的。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特点,请参阅以下图式及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实施方式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及闭合物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结构图,其包括:一粘附部10,其为易于吸附的材质(如硅胶),为一适当的大小;一标识部30,其上可用以书写标识用文字或图案A;以及一固定部20,其用以将标识部30固定于粘附部10上;
如此结构,让使用者可以于标识部30上书写标识用文字或图案A,然后通过固定部20来将其固定于粘附部10上,然后再将粘附部10粘附于所需要的物件、物体或人体上,除便于携带及使用方便外,更能重复使用,而能兼顾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固定部20与粘附部10可为一体成型或整合在一起。
请参阅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侧视图,由此图可以看出粘附部10,标识部30与固定部20三者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亦可以再包含一防护部40,该防护部40系用覆盖在标识部30上。防护部40系呈半透明或透明状。
值得一提的是,粘附部10、固定部20及防护部40可两两或全部可为一体成型或整合在一起。
标识部30的置入方式可以是先将标识部30置于粘附部10上,再将固定部20置于标识部30之上,如果有防护部40的设置的话,再将防护部40设置于其上。请参阅图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及闭合物件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亦可以设计为于固定部20的一至多侧设置有开孔31,而能让标识部30置入固定部20的内,该开孔31可以设置有闭合物件(拉链、粘链、双面胶类的粘合物件,钮扣、扣子、饰扣等,吸附磁铁、卡合物件、钉类物件、绳类物件、针类物件或是其他可让开孔31闭合的结构),图3所示的闭合物件为拉链结构。此外,亦可以将开孔31设计为较标识部30相对应一侧的宽度略小,这样可以在不另行设置闭合物件下让标识部30在置入后能固定在固定部20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标识用物件的粘附部10、固定部20及防护部40的部份或全部均为可替换及可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通过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然而对于该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例如粘附部的材质及大小、标识部的材质及大小、防护部的有无设置、防护部的覆盖位置等等的变化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铨,未经杨文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5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