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4832.5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平;李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平;李金光 |
主分类号: | B67B5/03 | 分类号: | B67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平度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铝箔 垫片 塞垫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箔垫片塞垫机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其他常用铝箔垫片塞垫机是以人工整理垫片使垫片按一定的方向顺序排列后放置于塞垫机的垫片容器内,再由塞垫机将垫片装入瓶盖。其存在的问题是工作效率低、占用工时多、存在人为的二次污染、垫片的反正由于人为因素出现的差错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其特征是由铝箔垫片传送装置、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装垫装置、垫片装入整理装置和瓶盖整理输送装置组成,铝箔垫片传送装置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与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连接,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装垫装置与垫片装入整理装置在机架上依次排列,瓶盖整理输送装置与垫片装入整理装置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连接。
所述的铝箔垫片传送装置为振动盘式结构。
所述的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由相互对应的感应器组成,感应器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由直线移动机械手和翻转机械手组成,直线移动机械手和翻转机械手分别设立在机架上。
所述的装垫装置由垫片存储器组成。
所述的垫片装入及整理装置由吸盘机械手、分度盘、成品出料口组成,成品出料口与分度盘连接,吸盘机械手与成品出料口相对设置,位于分度盘的上方。
所述的瓶盖整理输送装置由振动盘和直线振动送料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1)利用光电开关自动识别铝箔垫片;(2)自动调整垫片正反面机械手,该机械手可以实现180度旋转时,能随时开闭机械手。此机械手由一个直线轨道移动的机械手及一个带翻转机构的机械手组成组成,机械手开闭由凸轮控制,翻转机构由汽缸和同步带轮组成,以实现铝箔垫片的180度翻转,实现调整铝箔垫片反正并传送至设定位置的功能,可更为精确的在设定位置开闭夹手;(3)垫片装入瓶盖内自动整理卡位装置;(4)、使用振动盘整理铝箔垫片,并实现其与直线振动器的连接;(5)实现将正反两面材料(正面为铝塑复合膜,反面为纸板)不同的铝箔垫片以混乱状态倒入垫片传送整理单元,经过自动调整以正确的位置和正反面装入瓶盖。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由铝箔垫片传送装置1、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2、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3、装垫装置4、垫片装入整理装置5和瓶盖整理输送装置6组成,铝箔垫片传送装置1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7与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2连接,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2、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3、装垫装置4与垫片装入整理装置5在机架8上依次排列,瓶盖整理输送装置6与垫片装入整理装置5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7连接。
铝箔垫片传送装置1为振动盘式结构,9为振动盘。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2由相互对应的感应器10组成,感应器10通过支架安装在机架8上。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3由直线移动机械手11和翻转机械手组成12,直线移动机械手11和翻转机械手12分别设立在机架上。装垫装置4由垫片存储器13组成。垫片装入及整理装置5由吸盘机械手、分度盘14、成品出料口15组成,成品出料口15与分度盘14连接,吸盘机械手与成品出料口15相对设置,位于分度盘14的上方。瓶盖整理输送装置6由振动盘和直线振动送料器7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全自动铝箔垫片塞垫机是由铝箔垫片振送料装置自动整理垫片,使其顺序排列并传送至铝箔垫片有无及反正识别装置进行识别,若识别为铝箔面向下,铝箔垫片自动翻转传送机构将其翻转180度,若铝箔铝箔面向上,则直接传送至装垫位置,瓶盖整理输送装置将瓶盖按盖口向上的方向整理传送至瓶盖卡位装置内,垫片装入及及整理装置将就绪的铝箔垫片移送至就绪的瓶盖上方并按入瓶盖内,由其整理模块将垫片整平后将按装好垫片的瓶盖移送至成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将不合格品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平;李金光,未经于平;李金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4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段型上漂式水质生态净化生物膜带
- 下一篇:减阻减震汽车机械节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