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41395.1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蓝志宝;唐惠仲;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F02M25/07;F01M9/10;F02B2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缸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缸盖作为燃烧室的一部分,承载着巨大的爆发压力和极高的烧温度,所以缸盖的结构直接影响其结构强度和冷却效果。
现有的发动机盖体,其外设管道太多,导致其结构不紧凑、装配工艺复杂,同时导致零件重量过大,燃烧和气体流动性能过差等问题和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其采用内置通道代替外设的管道,从而使发动机缸盖结构紧凑、简化装配工艺,同时减少发动机缸盖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盖体,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EGR通道;所述EGR通道设置于所述盖体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是:
所述EGR通道包括排气入口、排气出口及连接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排气出口的连接通道。
所述排气入口与所述排气歧管一气道相连通。
在所述盖体内设置油道。
所述油道连通螺栓孔与凸轮轴,用于润滑所述凸轮轴的轴颈。
所述油道包括多个顺序连通的旁通油道。
所述旁通油道包括钢球油堵密封部。
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
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燃料室,在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用于测量所述燃烧室容积的凸台。
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多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为凸台式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置的排气管道和机油油道,代替外置的连接管道,使发动机缸盖的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排气和输油效果好;另外,在燃烧室设置凸台,用于测量燃烧室容积,工艺简化,从而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发动机缸盖排气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进气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出水口法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皮带轮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底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油道流向示意图;
图8是本新型发动机缸盖燃烧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其包括盖体和EGR(ExhaustGas Recirculation,排气再循环技术)通道;所述EGR通道(该EGR通道包括排气入口1、连接通道2和排气出口3)设置于所述盖体内。在盖体内增设EGR通道,实现EGR气体的流动,满足EGR气体流动的需要,同时,省去外设的EGR管道,减少了EGR管道的装配工序,亦减少了发动机缸盖的总重量。
该EGR通道包括排气入口1、连接通道2和排气出口3,EGR通道为一贯穿的通道,实现EGR气体的有向传输。本实用新型的EGR气体直接由排气歧管第四气道引入至排气入口1,经过连接通道2,最后由排气出口3输出。避免了使用一根专用的EGR管路,使结构更紧凑。
同时,在所述盖体内设置油道,该油道连通螺栓孔与凸轮轴,用于润滑所述凸轮轴的轴颈。该油道包括多个顺序连通的旁通油道,所述旁通油道包括钢球油堵密封部。从缸体上来的机油,经过螺栓导入至缸盖,顺着旁通油道进入凸轮轴轴承盖,再进入中空的凸轮轴,实现对凸轮轴轴颈的润滑。该旁通油道采用在盖体上直接加工的方式,避免了传统的专门在盖体上铸造一根专用油道的方式,即减轻了重量,又保证了结构的紧凑。特别是该旁通油道采用的是直接加工,所以该旁通油道为多个依次顺序相连。从进气面加工出第一旁通通道5,从盖体油腔中向下加工出第二旁通通道6,从盖体前端面加工出第三旁通通道7,从盖体顶面加工出第四旁通通道8,第一旁通通道5、第二旁通通道6、第三旁通通道7和第四旁通通道8依次贯通,机油即经该旁通通道有向流动,由于机加工的影响,某些旁通通道具有开放型端口,影响机油流动,所以该端口需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球密封,即设置第一油堵钢球9和第二油堵钢球10分别密封第一旁通通道5、第二旁通通道6的开放端口。
另外,本新型发动机缸盖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进气道11和第二进气道12,即盖体上设置两个完全独立的进气气道,该结构在与带有可变蝶片的进气歧管配合使用时,能起到增大燃烧室进气涡流,增大燃烧室内火焰传播速度,改善燃烧的作用,从而起到改善发动机排放和降低发动机油耗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1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