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对称双光路IC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784.2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萧泽新;韩文峰;张腾飞;曹杰;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巢雄辉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双光路 ic 芯片 引脚 共面性 检测 | ||
1.非对称双光路IC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仪,由机电控制系统、光学图像采集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组成,其中机电控制系统包括芯片进料定位机构、光路切换机构和电机控制机构,机电控制系统分别与光学图像采集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连接,在芯片进料定位机构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照明光源箱(6)、三片聚光镜(7)、光阑(8)和左、右半反半透镜(9-1,9-2),其特征是:光路切换机构设置在主支撑架(10)上,光学图像采集系统的光路传递为左右非对称的双光路传递结构,该传递结构主要由左、右直角棱镜(16-1,16-2)、中间直角棱镜(13)、中间半反半透镜(12)和连接架(18)组成,连接架(18)设置在定位珠(5)的上方,其左右两端分别与主支撑架(10)连接,其中部左边开口的凹槽中设置中间直角棱镜(13),该棱镜上方的连接架(18)上设置有反光面与其对应的中间半反半透镜(12),左边的主支撑架(10)上设置有反光面与其对应的左直角棱镜(16-1),右边的主支撑架顶端设有反光面与中间半反半透镜(12)对应的右直角棱镜(16-2),左直角棱镜(16-1)与半反半透镜(9-1)之间、右直角棱镜(16-2)与半反半透镜(9-2)之间和中间半反半透镜(12)与中间直角棱镜(13)之间的连接架(18)上分别设有左、右和上光路通孔(26-1,26-2,2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光路IC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的光路切换机构由左、右电磁铁(14-1,14-2)和与其配装的挡光板(15-1,15-2)组成,左、右电磁铁(14-1,14-2)分别设置在左直角棱镜(16-1)与左光路通孔(26-1)、右直角棱镜(16-2)与右光路通孔(26-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光路IC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控制机构主要由直线电机(20)、芯片推杆(21)、压杆(22)、左方与右方限位器(23)和电机支撑架(24)组成,直线电机(20)输出轴两端分别与芯片推杆(21)和压杆(22)螺接,该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撑架(24)中部,该支撑架两端分别与安装底板(25)和芯片支撑架(1)固接,限位器(23)固装在安装底板(25)上,其位置和高度与压杆(2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双光路IC芯片引脚共面性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直角棱镜(16-1,16-2)和中间半反半透镜(12)分别配装在左、右直角棱镜座(17-1,17-2)和半反半透镜支架(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7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椅感知器
- 下一篇:用于同轴度测量的联动结构及同轴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