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8745.0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其荣;杜云贵;杨小刚;洪燕;隋建才;余宇;邓佳佳;何凡;李芳;李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6;B01D53/5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scr 系统 除尘 混合 烟道 | ||
1.一种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包括水平烟道(1)和竖直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烟道(1)内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喷氨组件和挡尘扰流板阵(2),所述挡尘扰流板阵(2)的板面迎向烟气流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扰流板阵(2)包括至少两组沿水平烟道纵向并列设置的挡尘扰流板组,所述挡尘扰流板组包括至少两个沿水平烟道横向并列设置的挡尘扰流板,相邻两个挡尘扰流板之间形成扰流缝隙(7),相邻两组挡尘扰流板组中,其中一组的扰流缝隙与另一组的扰流缝隙的纵向位置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组件上设置与挡尘扰流板组(2a)的挡尘扰流板一一对应的氨气喷嘴(5),其喷氨口正对挡尘扰流板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对应挡尘扰流板阵(2)固定设置于水平烟道(1)下方的倒锥形灰斗(4),所述灰斗(4)锥顶处设置除灰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扰流板阵包括至少两个沿烟气流动方向阵列的横截面为V形的角形挡尘扰流板(101),其V形开口朝向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相邻角形挡尘扰流板(101)之间对应设置两个迎向烟气流动方向的直挡尘扰流板(102),两个直挡尘扰流板(102)分别固定设置于角形挡尘扰流板(10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挡尘扰流板(102)分别固定连接位于角形挡尘扰流板(101)两侧的水平烟道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对应挡尘扰流板阵固定设置于水平烟道(1′)下方的倒锥形灰斗(4′),所述灰斗(4′)锥顶处设置除灰口(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形挡尘扰流板(101)下端伸入灰斗(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预除尘喷氨混合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组件上设置与角形挡尘扰流板(101)一一对应的氨气喷嘴(5′),其喷氨口向下设置于V形挡尘扰流板(101)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7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周向45°角范围内辐射圆极化波的漏泄同轴电缆
- 下一篇:防腐蚀粘合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