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材料的卷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5969.8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2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永;郑堤;程阿亮;李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23/185;B65H23/198;B65H54/02;B65H59/38;B65H59/40;F16F9/53;G01L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材料 卷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材料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造纸、化学纤维、纤维缠绕、印染行业、印刷、带钢轧制等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将原材料或成品卷成筒状,以便于搬运和运输,但是如果卷的太紧,容易使产品(特别是线状、带状、薄膜状产品)变形,甚至拉断,而卷的太松又容易使卷取不紧凑,不利于搬运和运输,因此为了达到使产品卷绕紧凑,且保证产品的质量,都要求在卷绕过程中,建立一定的张力,而卷绕装置上的张力控制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目前张力控制基本都采用手动调节或其他磁粉制动器控制等方式,但是控制精度不高,无法实现精确的恒定张力控制,造成成品张力不均匀,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而且目前的卷绕装置一般只能单向转动(即收卷或放卷),而需要反转时(即放卷或收卷时),就需要在卷绕装置上通过人工更换卷轮,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卷绕过程中能保持产品的张力恒定且能够实现正反转的柔性材料的卷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材料的卷绕装置,包括底座、放卷轮、收卷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的放卷轮与所述的第一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与所述的放卷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张力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的张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放卷轮与所述的收卷轮之间,所述的张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和所述的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与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连接的主轴和同轴密封套设在所述的主轴上的壳体,所述的主轴上固定设置有阻尼盘,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的阻尼盘设置在所述的内腔中,所述的阻尼盘与所述的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灌装磁流变液的阻尼间隙,所述的内腔中设置有励磁线圈。
所述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二电机和第二扭矩转速传感器,所述的收卷轮与所述的第二扭矩转速传感器之间连接有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器,所述的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器和所述的第二扭矩转速传感器均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的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的主轴与所述的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的输出轴之间、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的第二扭矩转速传感器的输入轴之间、所述的第二磁流变液阻尼器的主轴与所述的第二扭矩转速传感器的输出轴之间均通过联轴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电机和所述的第二电机均为变频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第一扭矩转速传感器与放卷轮之间连接有第一磁流变液阻尼器,通过控制第一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来微调其与放卷轮连接的主轴的扭矩和转速,使产品的张力保持恒定,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在收卷轮上连接有与放卷轮相同的驱动装置,在卷绕装置上可随时实现正反转,从而不必进行人工更换卷轮,省时省力,使用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淋浴房的铝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