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5393.5 | 申请日: | 2009-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南;李佳;刘忠民;刘震涛;俞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35/143 | 分类号: | B01D35/143;F02M37/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银益 |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滤清 自动 报警装置 | ||
1、一种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滤前燃油进口和滤后燃油进口,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滤前燃油进口和滤后燃油进口的滤前燃油腔外壳和滤后燃油腔外壳,两外壳对接形成空腔,空腔内设一活塞,活塞两侧与空腔两端的内壁之间各设置一个弹簧;滤前燃油腔外壳和滤后燃油腔外壳上还分别设置贯穿外壳的调整导电螺钉,活塞上贯穿设置一个导电棒,导电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调整导电螺钉的端头相互对应;导电棒与导线连接用于接至电源的一极,两个调整导电螺钉分别与导线连接用于接至电源的另一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在与滤前燃油腔外壳或滤后燃油腔外壳的内壁相接触的活塞外圈上凹设密封槽,内置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前燃油腔外壳和滤后燃油腔外壳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前燃油腔外壳和滤后燃油腔外壳对接处设置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前燃油腔外壳或滤后燃油腔外壳的内壁上环设活塞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与活塞之间、调整导电螺钉与滤前燃油腔外壳之间、调整导电螺钉与滤后燃油腔外壳之间是绝缘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前燃油腔外壳或滤后燃油腔外壳其中一个的连接端面向内部延伸,作为活塞的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的导电棒通过导线连接至贯穿设于滤前燃油腔外壳或滤后燃油腔外壳上的另一个导电棒,后者环设绝缘密封套,并与导线连接用于接至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意一种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还包括与传感器构成回路的电源、开关和报警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意一种燃油滤清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报警装置还包括与传感器构成回路的电源、延时模块和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53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汤勺的筷子
- 下一篇:一种同时装饮料和食物的杯子





